-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用的PPT课件演示文稿幻灯片医学教育策划
苦瓜多糖提取
工艺研究
毕业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王相倍
指导老师:肖莉杰
学 号:20114082126
专 业:生物工程
前 言
苦瓜,是葫芦科苦瓜属植物,因其味 苦而得名。是一种家常蔬菜,同时又是一 种药用食材,具有清热、解毒、降血糖、 益气等功效。由于其功效,而被广大研究 者热爱,包括研究其有效药用成分,抗肿 瘤功效等,其中苦瓜多糖更是研究的热点。
多糖是存在于植物中的无毒害的一种有效活性物质,而苦瓜多糖因为具有多种药用功效而备受追捧。本实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去探索如何更好的,更高效的去提取苦瓜中的多糖成分。
工艺流程图
实验设计
本实验选择三个影响因素来探究苦瓜提取的
最适条件:
所在列
1
2
4
因素
料液比/(g/ml)
时间/min
温度/℃
1
1:20
90
75
2
1:20
135
85
3
1:20
180
95
4
1:30
90
85
5
1:30
135
95
6
1:30
180
75
7
1:40
90
75
8
1:40
135
85
9
1:40
180
95
10
1:20
90
95
11
1:20
135
75
12
1:20
180
85
13
1:30
90
95
14
1:30
135
75
15
1:30
180
85
16
1:40
90
85
17
1:40
135
95
18
1:40
180
75
所在列
1
2
4
因素
料液比/(g/ml)
时间/min
温度/℃
1
1:20
90
75
2
1:20
135
85
3
1:20
180
95
4
1:30
90
85
5
1:30
135
95
6
1:30
180
75
7
1:40
90
75
8
1:40
135
85
9
1:40
180
95
10
1:20
90
95
11
1:20
135
75
12
1:20
180
85
13
1:30
90
95
14
1:30
135
75
15
1:30
180
85
16
1:40
90
85
17
1:40
135
95
18
1:40
180
75
正交实验设计表
L18(37)
1、苯酚-硫酸法测多糖含量
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
表2 葡萄糖标准液吸光光度值
葡萄糖浓度mg/m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吸光度值A490
0
0.139
0.271
0.464
0.638
0.785
0.932
1.078
实验方法
2、苦瓜多糖提取液提取
a、称取5g苦瓜粉,放入500ml蒸馏瓶中,按一定的料液
比加水,确定温度和 时间,进行水浴浸提
b、提取液趁热抽滤,3000r/min,离心5min
c、取上清液0.1ml,于具塞试管中,加水至2ml,然后加
1ml5%苯酚和5ml浓硫酸,剧烈震荡,静置5min,沸
水煮15min。
d、冷却至室温,测吸光度值
e、重复实验三次,每组各得三个吸光值
1、葡萄糖标准曲线
结 果
2、提取率计算
将上述所得提取液吸光度值Y代入线性方程式:
Y=1.5746x – 0.0128
得x值,即多糖浓度(mg/ml)。然后再代入下列
公式:
提取率(%)=[nCV/1000M]×100%
式中n为稀释倍数,C为多糖浓度,V为提取液体积,
M为苦瓜粉质量。
3、正交实验处理结果
将上述所得每组三个多糖提取率结果求平均,放入L18(37)
正交试验设计表,进行结果的方差分析和直观分析,
如下表:
差异源
Ⅲ型平方和
df
均值
F
Sig.
因素A
0.537
2
0.268
2.631
0.219
因素B
1.712
2
0.856
8.394
0.059
A×B
0.917
2
0.459
4.499
0.125
因素C
22.445
2
11.222
110.066
0.002
A×C
0.063
2
0.032
0.310
0.755
B×C
0.675
2
0.338
3.310
0.174
空白
0.307
2
0.154
1.506
0.353
误差
0.306
3
0.102
总计
26.961
17
列号
1
2
3
4
5
6
7
因素
料液比(A)
时间(B)
A×B
温度(C)
A×C
B×C
空白组
提取率
%
1
1
1
1
1
1
1
1
7.68
2
1
2
2
2
2
2
2
9.34
3
1
3
3
3
3
3
3
11.54
4
2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道路软土地基强力搅拌就地固化技术规程.pdf VIP
- 数字智慧某著名企业FCM财务成熟度评估模型(149页PPT).pptx VIP
- 一种内置控制器的大行程电动夹爪.pdf VIP
- 中国IBD蓝皮书 -中国炎症性肠病医患认知 暨生存质量报告 溃疡性结肠炎部分.docx
-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考试卷.doc VIP
- (四级)无人机驾驶员(航拍)理论考试题库完整.docx VIP
-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 VIP
- 量子信息学导论 课件 第7章 量子模拟(1).pptx VIP
- PCB化学镀镍无钯活化瞬时工艺研究:铜镍逆置换的应用探讨.docx VIP
- 医院课题经费预算调整申请表模板使用说明.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