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晒烟栽培演示幻灯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用的PPT课件演示文稿幻灯片医学教育策划

第四章 晾晒烟栽培;;主要内容;第一节 白肋烟栽培;一、 白肋烟的植物学特征特性;;; 二、白肋烟品质特征 ;3、化学成分特点;成分(%) ;三、白肋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降水(rainfall);5、海拔高度(altitude);项 目 ; 建始县不同海拔高度与美国肯塔基州4-10月气温比较(℃);海拔高度(m) ;海拔高度 ;6、风向和风速;(二)土壤条件 土壤是决定白肋烟产量和品质的最基本条件,各种农业土壤都可以栽培白肋烟,但土壤不同,所产白肋烟烟叶的品质和产量也各不相同。;1.土壤酸碱度(pH) ;1.土壤酸碱度(pH);1.土壤酸碱度(pH);2、土壤质地;2、土壤质地;2、土壤质地;◆白肋烟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上,有机质2%-3%,K、Ca含量高,P中等偏上,排、保水性能好的壤土、粉砂壤土、砂壤土、砂粘土,其心土为粘土,成土母质为石灰岩、pH中性一微酸性。 ◆除氮素外,白肋烟和烤烟对土壤的要求基本相似。共同因素是排水性好、结构疏松。光泽好、组织疏松的烟叶,不产生于质地粘重、结构紧实的土壤。 ;四、白肋烟栽培技术;;在生长前期,氮肥会延迟白肋烟的生长,直接地或间接地受由肥料产生的土壤酸化的影响。;◆白肋烟干物质在根、茎、叶中的分配 Greg D.Hoyt研究报道,白肋烟干物质在根、茎、叶中分配量分别为20%、35%、45%。 ;◆白肋烟养分吸收积累规律 ★栽后48-73d烟株生长较快,是养分吸收积累高峰期,也是白肋烟需肥量最大的时期,在这25 d的时间内N、P、K、Ca、Mg吸收积累量分别为61%,67%,67.5%,58.7%,63.5%。;;◆白肋烟对主要养分的吸收积累量 ;元素;元素;◆白肋烟对主要养分吸收积累量;◆施肥量的确定;1、N用量;;(2)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氮肥对白肋烟化学成分的影响;表 氮肥对白肋烟烟气组分的影响;表 氮用量对总氮、烟碱的影响;;(5)不同氮源对白肋烟产量、价格的影响;石灰用量 ;国内主要白肋烟产区氮肥施用:; 2、磷、钾用量;(1)钾用量对产量影响:;(2)钾用量对白肋烟化学成分的影响;施钾率(kg/hm2);国内磷、钾肥用量;柴家荣等(2003)报道: 氮用量为300 kg/hm2,氮、磷、钾比例为1:0.5~1:1~2,既有适宜的产量,又可提高烟叶的品质。 ;3、Mo ; 缺Mo症状:;4、Mn ;5、国内、外白肋烟的施肥量;营养;◆施肥时期与方法;施氮量;植株性状;(二)轮作;(三)种植季节; 移栽期与烟碱积累的关系 ;移栽时期;(四)密度;国家;国内白肋烟适宜种植密度:;(五)大田管理;2.打顶与留叶;打顶时期与烟碱积累的关系;打顶 时期;处理;2、留叶数;留叶数(片/株);3、腋芽控制;五、白肋烟调制设备 ;◆晾制设施类型 标准晾房 简易晾房 晾 棚 ;美国标准KY式晾房;中国烟草白肋烟试验站89式晾房;;◆晾房设计与建筑要求 1、位置合理 2、容量大小适宜 应根据种烟面积决定建造晾房面积的大小。带茎晾制、挂烟两层,每hm2约需晾房面积450m2。 3、通风排湿顺畅 通风门窗的面积应占晾房侧墙面积的1/3。 4、装卸操作便利 ;◆建筑结构;2、房体结构 ;2、房体结构;六、白肋烟收获与调制;(一)白肋烟成熟特征与收获方法;2.收获方法 ;;半整株收获法;◆收获方式对白肋烟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收获方式对烟叶的经济性状影响 ;3、收获时期 ;打顶 时期 ;收获时期 ;(二)上绳与挂置;晾房内晾制的白肋烟 ;2、整株、半整株收获的晾挂 ;???三)白肋烟的晾制原理;1、变色过程 ;叶绿素的变化;类胡萝卜素的变化; 白肋烟晾制过程中紫黄质(c)和 新黄质(d)的变化 ;含氮化合物的变化;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氨的变化 ;硝酸盐的变化 ;晾制过程中生物碱的变化 ;总氮的变化 ;◆总糖的变化 白肋烟晾制过程中,总糖的变化呈减少趋势,相对于采收时减少76.5%,不同晾制阶段减少程度分别为:凋萎期为9.4%,变黄期56.2%,变褐期6.3%,干叶期3.6%。 ;主要香味物质的变化;调制温度对白肋烟香味物质的影响 ;2、干燥过程;(四)白肋烟晾制技术 ;1、凋萎变黄期;;2、变褐期;昼温 (℃) ;昼温 (℃) ;3、干筋期;七、晾制后处理 ;◆堆积发酵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