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物多样性在害虫生态控制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演示幻灯片.ppt

农业生物多样性在害虫生态控制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演示幻灯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用的PPT课件演示文稿幻灯片医学教育策划

* 增加非作物生境多样性       利用苜蓿与棉花具有不同的主要昆虫种类,但具有相同的主要天敌类群的原理(苜蓿彩斑蚜比棉蚜虫发生早10一15天、棉蚜进入棉田后的数量激增阶段,苜蓿带中主要天敌类群——瓢虫类、草蛉类和食蚜蝇类总数量达到棉田的13.65倍)、在棉田边缘林荫下(通常为l0米范围)种植苜蓿带,当棉蚜进入棉田开始危害棉花(通常在苜蓿开花以前)的时候,割除苜蓿带,迫使带中的大量天敌进入棉田,发挥对棉蚜的控制作用(参见张润志,2000)。 * * 增加非作物生境多样性   另一个例子,在英国南部广泛种植的桤木Alnus spp.是捕食性盲蝽Blepharidopterus angulatus的重要种库,盲蝽对苹果红蜘蛛Panonychus ulmi 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该盲蝽在桤木上可以取食蚜虫和叶蝉,在8月份,当桤木的蚜虫和叶蝉的数量减少时,盲蝽大量就迁移到附近的苹果园,取食果树上的红蜘蛛,控制其为害。 * 第五节 生物多样性控制害虫的机制 * 一、昆虫与寄主植物间的关系 * 1. 昆虫的食性: 根据取食食物的性质,将食性分为: 植食性; 肉食性; 腐食性; 杂食性; 根据取食食物的范围,将食性分为: 单食性; 寡食性; 多食性; * 2.昆虫的取食过程反应 植食性昆虫的取食过程反应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取向定位阶段; 开始产卵或取食阶段; 定居或转移阶段; 生长发育和繁殖阶段。 * 3. 植物的抗虫机制和化学防御对策 植物的抗虫性是害虫与寄主植物间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表现,就植物而言,其抗虫机制表现为: 不选择性、抗生性和耐害性。 * 植物对害虫的取食危害具有一定的防御对策,目前认为植物的防御对策有: 浓度变化对策; 组份变化对策; 诱导对策。 * 昆虫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方式,称为生态对策(bionomic strategy),又称为生活史对策(life history strategy),是昆虫对生态环境适应能力的体现。 * 昆虫与寄主植物间的协同进化 协同进化: 协同进化是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个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个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在进化过程中涉及到的两个物种的性状是特定的,这两个特定的性状都必须表现出进化来。协同进化包括竞争物种间的协同进化、捕食-猎物的协同进化、寄生物-寄主的协同进化、拟态的协同进化和互利作用的协同进化等。 * (一 )、生物多样性影响害虫种群行为动态 1. 生物多样性可影响害虫移入(colonization)作物的成功率 * (1)嗅觉抑制    在多样性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用于寻找其寄主的气味与其他植物所发出的气味混合,从而导致害虫在定位过程中产生紊乱(confusion)、拮抗(antagonism)和排斥(repellence)作用,最终使害虫依靠气味发现寄主的正常过程受到破坏(Tahvanainen et al. 1972)。相反的是大规模的单作,由于作物单一,促使昆虫容易发现寄主。       * 化感作用: 植物的化感作用指一种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而对另一种植物(包括微生物)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有益或有害作用。能够产生化感作用的物质称作化感物质,这些物质主要通过淋溶、挥发和土壤传输等途径产生作用,主要包括糖类、醇类、酚类、酮类、酯类、有机酸、氨基和亚氨基化合物。 * 我国烟田食烟昆虫(包括软体动物)约550 种,烟草昆虫的天敌约400种。 * * 我国麦田昆虫群落 高书晶,庞保平,周晓榕,董奇彪.麦田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季节动态。昆虫知识,2006,43(1):295-299 * 云南不同海拔花椒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张承祚,姚利忠,李 强,李正跃,宋家雄,阮应珍.应用生态学报, 2006,17(5):915—919 * * 二、农田生物多样性调控措施 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措施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有益于害虫种群的生态控制。 * 农田生物多样性的调控措施 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