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这个世界的音乐·同步训练
(刘易斯.托马斯)
1.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噪音 辞藻 干燥 戒骄戒躁
B.上颚 额头 扼止 以讹传讹
C.嘉宾 脸颊 稼穑 久假不归
D.歌鸲 曲折 躯体 面面相觑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洞萧 片断 辐射 窟窿
B.征募 模糊 混沌 缭绕
C.婉转 飘渺 模形 孤凄
D.萦绕 沉浸 冒昧 赋与
3.下列各句的空白处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发出这样的大声,它必须猛力 身体,以至于让反冲力把它弹到两三厘米的空中。
据描述,这声音在人的耳朵听起来,像是沙粒落在纸上,但最近对这种声音的录音进行的摄谱学分析显示,在这 声中,有着高度的组织规律。
但我不免纳闷,那昆虫的节奏,鸟鸣中那长段的、上下起伏的急奏,鲸鱼之歌,
的百万头蝗群那变调的振动,还有……,是否会让人回想起同样的过程。
A.扭动 敲打 迁飞
B.转动 打击 飞窜
C.转动 打击 迁飞
D.扭动 敲击 窜飞
4.下列各句的空白处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作这些琐屑的陈述,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 地下结论。
那些歌也许是有关航行,或有关浮游节肢动物的来源,或有关领地界限的简单而实打实的叙述和 。
一次,有人看到鲸鱼在歌唱的间歇,完全跃出水面,然后以背着水,全身沉浸于阔鳍击出的波涛之中。
A.轻率 申明 不只
B.草率 声明 不只
C.轻率 声明 不止
D.草率 申明 不止
5.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D.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6.依据作者的观点,人类作为地球生物,创作音乐的原因是什么?
7.对文章的标题“这个世界的音乐”怎样理解?
8.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中,作者对动物“音乐”的产生过程作出解释,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话。
9.根据课文内容归纳出动物音乐特点。
10.作者把音乐创作视为人类的生物性本能,把动物与人类看作有某种质的类同,是否抹杀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对这一问题,你是如何认识的?
〖甲〗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是随着我们拥挤地生活在一起,我们的通讯系统越来越复杂,我们彼此发出的声音变得更像噪声,是偶然的或无关紧要的,我们很难从这噪声里选择出有意义的信号来。当然,原因之一,是我们似乎不能把通讯仅限于携带信息的、切题的信号。假如有任何新的技术来传播信息,我们好像一定会用它来进行大量的闲聊。我们之所以没有灭顶于废话之中,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
使人聊以慰藉的是,听说较新的学科生物声学须得研究别的动物相互发出的声音中存在的类似问题。不管它们有什么样的发声装置,大多数动物都要发出大量含糊不清的嘟哝声。需要长期的耐性和观察,才能把那些缺乏句法和意义的部分加以剔除。为保持聚会进行而设计的那些无关紧要的社交谈话占了主导地位,大自然不喜欢长时间的沉寂。
11.第1段中的“废话”指的是什么?
A.通讯信号
B.大量的闲聊
C.噪声
D.人类的声音
12.第2段中的“类似问题”是指( )。
A.生活拥挤
B.发声装置很复杂
C.闲聊的时间长
D.发声含糊不清
13.对第2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然界的所有动物,不管发声部位在哪,结构如何精妙,都要发出噪声。
B. 谁都不喜欢长时间的寂寞,大自然中的噪声可以打破这种沉寂,给人快乐。
C. 从动物发出的含糊不清的声音中选择出有意义的信号来,是艰巨的、复杂的。
D.人类经过长期的观察,运用新的技术,是可以消除动物发出的噪声的。
14.本文主要说明动物世界的“音乐”,第1段却从人类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乙〗蝙蝠必须几乎连续不停地发出声音,以便借助声纳来察知周围所有的物体,它们可以在飞行时准确地发现小昆虫,并像有导向装置一样准确无误地向喜欢的目标快速前进。有这种高超的系统来代替眼睛的扫视,它们必定是生活在一个常伴有工业声、机器声的蝙蝠的超声世界里。然而,它们也彼此交流,也发出咔哒声和高调的问候。另外,有人还听见,它们在树林深处倒挂身体休息时,还发出一种奇异的、孤凄的、清脆如铃的可爱声音。
几乎所有可被动物用来发声的东西都被用上了。草原松鸡、兔子和老鼠用脚爪发出敲击声;啄木鸟和其他几种鸟类用头部梆梆地敲打;雄性的蛀木甲虫用腹部的突起敲击地面,发出一种急促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1.1《沁园春·长沙》试题(新人教必修1).doc
- 语文:1.1《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doc
- 语文:1.1《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
- 语文:1.1《沁园春-长沙》测试(3)(沪教版第一册).doc
- 语文:1.1《沁园春-长沙》测试(5)(沪教版第一册).doc
- 语文:1.1《沁园春-长沙》测试(7)(沪教版第一册).doc
- 语文:1.1《沁园春-长沙》测试(9)(沪教版第一册).doc
- 语文:1.1《王维诗四首》测试(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 语文:1.1《王维诗四首》测试(2)(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 语文:1.1《物种起源》绪论同步练习1(苏教版必修5).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