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1《王维诗四首》测试(2)(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VIP

语文:1.1《王维诗四首》测试(2)(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维诗四首 1.王维,字摩诘。唐代河东人,工书画。曾任尚书右丞,世称__________。笃于奉佛,亦称__________。他的作品,常常与孟浩然相提并论,史称为__________。王维是盛唐_________代表作家。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他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记忆,平时积累中可以将作者分朝代、分派别记忆。 答案:王右丞 诗佛 王孟 山水田园诗派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2.请结合《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说说王维山水田园诗如何体现“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解析:注意抓住诗句运用色调鲜明的色彩描写景物的方法,并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诗歌的画面。 答案:此诗写辋川之夏景,给人以画意盎然的印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联: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于白鹭描绘其飞行,而黄鹂则直说其啼鸣。诗句用“漠漠”和“阴阴”两个叠词,使得此联成为名句。这两个叠词,鲜明生动地描绘了久雨后水田的景色。在背景上,“漠漠”,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苍茫一片;“阴阴”,描绘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这样,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由于用词贴切鲜明,使得诗中景色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此正可谓“诗中有画”。 3.试分析《辛夷坞》这首诗的动、静关系。 解析:为突出“寂静”的环境特点,诗人着重描写了花开花落这一动态过程。以动衬静是本诗运用的主要手法。 答案:这首诗写景以动衬静,显得山林越发清幽。用发、开、落等动词写花开花落,何其自然,山林之幽静气氛就表现出来。具体到每一联:两联都是出句“静”,对句“动中寓静,以动衬静”。 4.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辛夷坞》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 解析:辛夷坞是辋川庄的一处景点,诗人借写绚丽的辛夷花寂静地开放又落寞地凋落,抒发自己落寞的情怀。因此,“寂”字既是全诗的感情基调,又是本诗的诗眼。 答案:寂。此诗前两句写芙蓉花在寂静中开放,素来给人以“闹”的感觉红色,在这里正好陪衬出此情此景的幽静;后两联写芙蓉花在寂静无人的山涧悄然散落,道出了优美的自然景色。孤独清幽的环境,诗人的寂寞之意与淡泊之情寓于诗中,表达了一种宁静与落寞的情怀。 5.《观猎》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狩猎的将军形象? 解析:王维诗歌炼字的功底深厚,诗中“疾”“轻”二字极为微妙传神。“疾”写天上展翅疾飞的猎鹰,“轻”写地面纵马驰骋的将军,天上地面互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 答案:“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全诗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将军形象。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送沈子福之江东》这首唐诗,完成6—8题。 6.《送沈子福之江东》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王维与哪位诗人被并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这首诗的前两句包含了哪三重意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抓住情景交融的手法来分析诗句。注意体会诗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与渡头杨柳依依、行客稀少之景的紧密结合。 答案:七言绝句或“七绝”。孟浩然。前两句诗包含了三重意思:渡头的杨柳,是行客途中看到的春景;“行客稀”,点染出旅途中寂寞的环境气氛,这是行者的感受,也是送行者临歧念远的离情;“向临圻”,表明由江北到江南的行程。这样,把离人惆怅的无边春色和黯然销魂的别情离思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7.诗句“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析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解析:诗人把对友人的相思之情比作具体可感的春色,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实在而深厚。 答案: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化为可观的春色,形象感人,深厚蕴藉。 8.王维的诗,语言生动凝练,描写细致传神,意境清幽淡远,被宋代哪位作家誉为“诗中有画”?前人谁评论《送沈子福之江东》这首诗的三、四句“工于比喻,善于言情”?你同意吗?试结合全诗赏析。 解析:结合诗句分析比喻手法对言情的作用,答案就容易做出来了。 答案:苏轼。同意。诗人展开奇妙的联想,将人的情感比作自然界的春色,使景与情妙合无间,即景寓情,不着痕迹。不但写出了彼此深厚的友情,而且将惜别时微妙的、难以捕捉的抽象感情极其生动地表达出来,成为可见可触的形象,使人真觉得相思之情充溢于江南江北,可谓“工于比喻,善于言情”。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1题。 渭城曲 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这首诗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题材看,属_____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