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考试]公共营养师基础 第三章 营养学基础.ppt

[其它考试]公共营养师基础 第三章 营养学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2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其它考试]公共营养师基础 第三章 营养学基础

缺乏症 坏血病 摄入过多 肾结石 来源 蔬菜及水果,特别绿叶蔬菜、番茄、桔子、酸枣等含量丰富 RNI---100 mg/日 UL---1000 mg/日 第五节 水与膳食纤维 水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具有重要的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 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 水在体内的分布 新生儿体 内水最多,约占体重的80% 婴幼儿次之,约占体重的70% 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水逐渐减少 成年男子总体水约为体重的60%,女子为50%~55% 40岁以后随肌肉组织含量的减少,总体水也逐渐减少 一般60岁以上男性为体重的51.5%,女性为45.5%。 生理功能 构成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成分 成人体内水分含量约占体重的65%,血液中含水量占80%以上,水广泛分布在组织细胞内外,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 在消化、吸收、循环、排泄过程中,可协助加速营养物质的运送和废物的排泄,使人体内新陈代谢和生理化学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调节人体体温 高温下,体热可随水分经皮肤蒸发散热,以维持人体体温的恒定。 润滑作用 在关节、胸腔、腹腔和胃肠道等部位,都存在一定量的水分,对器官、关节、肌肉、组织能起到缓冲、润滑、保护的作用。 水的缺乏 高渗性脱水 其特点是以水的流失为主,电解质流失相对较少 当失水量占体重的2%~4%时,为轻度脱水,表现为口渴、尿少、尿比重增高及工作效率降低等。 失水量占体重的4%~8%时,为中度脱水,除上述症状外,可见皮肤干燥、口舌干裂、声音嘶哑及全身软弱等表现。 如果失水量超过体重的8%,即为重度脱水,可见皮肤黏膜干燥、高热、烦躁、精神恍惚等。 若达10%以上,则可危及生命。 低渗性脱水 以电解质流失为主,水的流失较少 此种脱水特点是循环血量下降,血浆蛋白质浓度增高,细胞外液低渗,可引起脑细胞水肿,肌肉细胞内水过多并导致肌肉痉挛。 早期多尿,晚期尿少甚至尿闭,尿比重降低,尿Na+、C1-降低或缺乏。 等渗性脱水 水和电解质按比例流失,体液渗透压不变,临床上较为常见。 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内液一般不减少,血浆Na+浓度正常,兼有上述两型脱水的特点,有口渴和尿少表现。 人体水平衡及其调节 正常人每日水的来源和排出处于动态平衡 水的来源和排出量每日维持在2 500 mL左右 体内水的来源包括饮水和食物中的水及内生水三大部分。 通常每人每日饮水约1 200 mL,食物中含水约1000 mL,内生水约300 mL。 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部分半纤维素、果胶和树胶等 非可溶性膳食纤维---纤维素、木质素等。 膳食纤维的主要特性 吸水作用 黏滞作用 结合有机化合物---结合胆酸和胆固醇 阳离子交换作用--在胃肠内结合无机盐,如K+、Na+、Fe3+等阳离子形成膳食纤维复合物,影响其吸收 细菌发酵作用---在肠道易被细菌酵解 生理功能 有利于食物的消化过程 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冠心病 预防胆石形成 促进结肠功能,预防结肠癌 防止能量过剩和肥胖 维持血糖正常平衡,防治糖尿病 主要来源 不溶性膳食纤维来源 谷类、杂粮和豆类种子的外皮(如麦麸、豆皮、豆渣、米糠) 蔬菜的茎和叶 可溶性膳食纤维来源 果胶来源于水果,豆胶来源于豆类,藻胶取自于海藻 成人以每日摄入30 g左右膳食纤维为宜 植物化学物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多吃蔬菜和水果有益于健康,因为这些植物性食物中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质--植物化学物(phytochemicals),它们具有保护人体和预防诸如心血管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的作用 植物化学物中的大部分既是植物色彩斑斓的着色剂,又是保护植物生存,防御病原体或天敌侵袭的武器,植物化学物大部分本质上是植物体内的代谢产物。 类黄酮 类黄酮物质被人类认识只是在上世纪初,最初,科学家在柑橘中提取出一种类黄酮物质的混合物,发现其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与通透性的作用,与维生素C的作用相近,以为它也属于维生素家族,因此取名维生素P,日后的研究发现它并非属于维生素类,且不为人体所必需,一度遭受冷遇。时至上世纪七十年代,科学家在营养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人们膳食中摄入的类黄酮物质摄入的量与心血管疾病、肿瘤的发生率呈负相关,此后,类黄酮所具有的抗氧化、抗过敏、消炎、抑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陆续被发现, 抗氧化 类黄酮物质具有相当强的清除各种自由基的能力,这些自由基包括,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脂质过氧基等 大多类黄酮物质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大大超越传统的抗氧化的维生素,这是因为类黄酮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 消炎、抗过敏 一些类黄酮物质具有抑制参与炎症、过敏反应的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从而发挥消炎、抗过敏的作用。 同时,还通过清除炎症过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自由基,间接发挥消炎、抗过敏的作用。 抑菌、抗病毒 ?? 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