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王诚—我院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ppt

[医药卫生]王诚—我院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药卫生]王诚—我院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分析: 霉菌感染为早产儿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本例系孕30+4早产儿,体重极低,使用过呼吸机及广谱抗菌素,为霉菌感染的高危对象,病程20天时出现院内感染迹象,实验室检查证实是侵袭性全身性霉菌感染。对于全身性霉菌感染的治疗,到目前为止,仅有3类药物,多烯类药物(如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唑类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力康唑)和5-氟胞嘧啶。 建议: 改用醋酸卡泊芬净 分析: 患儿纳奶量差,营养状况欠佳,可能与长期使用各种高档广谱抗生素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炎治疗原则 长 期 足 量 规 则 哮喘的本质--此“炎”非那“炎” Inflammation 非特异性变态反应炎症 嗜酸性细胞浸润为主 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抗炎治疗 Infection 特异性炎症: 红,肿,痛,热 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为主 * 吸入糖皮质激素 BDP:二丙酸倍氯米松 BUD:布地奈德 FP: 丙酸氟替卡松 * 全身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甲基强的松龙; 此“皮”非那“皮” 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特点 受体结合力 药名 大鼠组织 人肺组织 周身用 氢化可的松 0.04 强的松龙 0.5 地塞米松 1 1 吸入用 二丙酸倍氯米松 2.3 0.4 丙酸倍氯米松 15.3 13.5 布地奈德 7.8 9.4 氟替卡松 18 18 人皮肤变白作用 0.13 0.1 1 600 450 980 1200 临床药学服务 病例分析 患儿,男,孕30+4周,因胎盘早剥剖宫产出生,产重1250g,Apgar评分7~8分。因“生后气促、口吐白沫5小时”于2006年11月22日由外院转入本院NICU 。先后予头罩、nCPAP吸氧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氧哌嗪青霉素、头孢他定抗感染。10余天后病情逐渐稳定,停止吸氧,少量喂奶。20天起出现发热,热峰38~38.5℃,呼吸费力不规则、有暂停,不能脱离头罩吸氧(FiO2 0.45),伴腹胀,喂养困难。血常规Hb 120g/L,WBC 4.5×109/L,N 0.63,L 0.37,Plt 45×109/L,CRP 21mg/L(正常值8mg/L),胸片提示两肺纹理增深,肺野有散在小斑点状阴影。 病例一 考虑出现院内感染,不排除霉菌,给予氟康唑(10mg/kg.d)及拉氧头孢抗感染,人血丙球支持等。治疗后3天气道分泌物、血、大便均先后培养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均敏感。即停用抗菌素,继用氟康唑及加强支持治疗。患儿临床征象一直未见好转,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输注血小板后短暂升至75×109/L,3天后又降至10×109/L。血色素逐渐降至81g/L,CRP持续增高至40mg/L左右。10天后复查血培养仍为同一菌种。 两性霉素B特征 两性霉素(amphotericin )属多烯类抗生素,包括A和B两组分。B组分有抗菌活性; 两性霉素B几乎对所有真菌均有抗菌活性,对大多数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2~1mg/L。部分曲菌对本品耐药;皮肤和毛发癣菌则大多呈现耐药。 可供临床使用的两性霉素B制剂有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和两性霉素B脂质剂型。 两性霉素B对多数深部真菌病的病原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目前仍是治疗深部真菌病的”金标准” 两性霉素B特征 口服后自胃肠道吸收少且不稳定。 0.6mg/kg静脉滴注后,体内过程符合三室药代模型; Cmax 1~3mg/L,其后药物浓度维持在0.2~0.5mg/L。 蛋白结合91~95%,主要与脂蛋白、红细胞及胆固醇结合。 Vd为4L/kg。在体液(除血液外)中浓度甚低。灵长类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药物组织浓度最高者为肾,脑脊液中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2~4%。 初始T1/2 24h,最终T1/2为15d。在体内经肾缓慢排出,每日约有给药量的2~5%以药物原形排出,在碱性尿中药物排泄增多。不易被透析清除。 儿童用药后表观分布容积较成人小,排泄较成人快,峰浓度较成人低,对药物耐受较成人好. 两性霉素B特征 静脉用药以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疗效与总剂量有关; 主要不良反应有: 急性不良反应 肾毒性 电解质紊乱 心脏毒性 神经毒性 肝毒性 静脉应用方式:避光静脉缓慢滴注 卡泊芬净特点 第一个棘白霉素类抗真菌药物,2001年上市; 对念珠菌、曲菌、双相真菌有抗菌活性,对隐球菌、结合菌、镰刀菌无效; 用于侵袭性曲菌、念珠菌病的备选治疗; 70mg IV 后续50mg IV QD; 不良反应:发热、静脉炎等 卡泊芬净特点 口服不吸收,需要静脉给药。 线性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