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学]隔震与减震.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隔震与减震

第6章 隔震与耗能减震房屋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6.1 概 述 传统的结构抗震是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强度、刚度、延性)来抵御地震作用的,即由结构本身的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这是被动消极的抗震对策。 另一个合理有效的抗震途径是在结构上设置控制装置(系统),由控制装置与结构共同承受地震作用,即共同储存和耗散地震能量,以调协和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这种结构抗震途径称为结构减震控制。   结构减震控制根据是否需要外部能源输入可分为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 (1)被动控制---不需要外部能源输入提供控制力,控制过程不依赖于结构反应和外界干扰信息的控制方法。 (2)主动控制---需要外部能源输入提供控制力,控制过程依赖于结构反应信息或外界干扰信息的控制方法。    主动控制系统由传感器、运算器和施力作动器三部分组成。主动控制是将现代控制理论和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结构抗震的高新技术。 (3)半自动控制---不需要外部能源输入直接提供控制力,控制过程依赖于结构反应信息或外界干扰信息的控制方法。 (4)混合控制---不同控制方式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6.2 隔震结构设计 结构隔震的原理与隔震结构的特点 结构隔震的概念与原理 结构隔震的概念 房屋基础隔震:在建筑物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装置(或系统)形成隔震层,把房屋结构与基础隔离开来,利用隔震装置来隔离或耗散地震能量以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以减少建筑物的地震反应,实现地震时建筑物只发生轻微运动和变形,从而使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不损坏或倒塌。 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滑移层,阻止地震能量向上传递。 隔震结构的特点 提高了地震时结构的安全性; 上部结构设计更加灵活,抗震措施简单明了; 防止内部物品的振动、移动、翻倒,减少了次生灾害; 防止非结构构件的损坏; 抑制了振动时的不舒适感,提高了安全感和居住性; 可以保持机械、仪表、器具的功能; 震后无需修复,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经合理设计,可以降低工程造价。 隔震结构适用范围 医院、银行、通讯、警察、消防、电力等重要建筑; 首脑机关、指挥中心以及放置贵重设备、物品的房屋; 图书馆和纪念性建筑;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 隔震系统的组成与类型 隔震系统的组成   隔震系统一般由隔震器、阻尼器、地基微震动与风反应控制装置等部分组成。 隔震器 主要作用:一方面在竖向支撑建筑物的重量,另一方面在水平方向具有弹性,能提供一定的水平刚度,延长建筑物的基本周期,以避开地震动的卓越周期,降低建筑物的地震反应,能提供较大的变形能力和自复位能力。 常用的隔震器有叠层橡胶支座、螺旋弹簧支座、摩擦滑移支座等。 在汕头市陵海路38号,建有世界第一幢橡胶支座隔震住宅楼、全国第一幢隔震房屋,该抗震楼建成于1993年,是一座8层住宅楼,有56间房间。次年5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权威专家将这个隔震居民楼的建成誉为“世界建筑隔震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阻尼器 主要作用:吸收或耗散地震能量,抑制结构产生大的位移反应,同时在地震终了时帮助隔震器迅速复位。 常用的阻尼器有弹塑性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粘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等。 地基微震动与风反应控制装置 主要作用:增加隔震系统的初期刚度,使建筑物在风荷载或轻微地震作用下保持稳定。 常用的隔震系统主要有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系统、摩擦滑移加阻尼器隔震系统、摩擦滑移摆隔震系统等。 隔震结构的设计要求 隔震结构方案的选择 隔震建筑方案的采用,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建筑使用要求,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综合比较分析后确定。 隔震层的设置    隔震层宜设置在结构第一层以下的部位。当隔震层位于第一层及以上时,结构体系的特点与普通隔震结构可能有较大差异,隔震层以下的结构设计计算也更复杂,需作专门研究。 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 隔震结构的抗震计算    隔震结构的抗震计算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和时程分析法。 隔震结构的构造措施 隔震层的构造要求    隔震层应由隔震支座、阻尼器和为地基微震动与风荷载提供初刚度的部件组成。阻尼器可与隔震支座为一体,亦可单独设计。必要时,宜设置防风锁定装置。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的连接构造,应符合有关要求。 隔震层顶部梁板体系的构造要求    为了保证隔震层能够整体协调工作,隔震层顶部应设置平面内刚度足够大的梁板体系。    隔震支座附近的梁柱受力状态复杂,地震时还会受冲切,因此,应考虑冲切和局部承压,应加密箍筋并根据需要配置网状钢筋。 6.3  耗能减震结构设计 结构耗能减震原理与耗能减震结构特点 结构耗能减震 在结构物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节点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