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泥鳅养殖技术演示幻灯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海贝乐大泥鳅的人工养殖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台湾阿水狮国际水产有限公司 中慧小康(福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海贝乐大泥鳅的对比 海贝乐大泥鳅 海贝乐泥鳅苗 简介 海贝乐大泥鳅是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与台湾阿水狮国际水产有限公司联合用离子轰击技术诱变筛选的泥鳅新家系。中慧小康(福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市场负责推广。 该泥鳅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抗病力强、不钻泥、好捕捞、经济效益好,是淡水养殖的好品种。 养殖4-5个月可达5尾1斤,养殖1年可达1尾1斤。 海贝乐大泥鳅养殖效益说明 种苗价格:0.5-0.8元/尾。100克规格售价20元/斤。每亩放苗3-4万尾,成活率约90%。大棚费用0.3万元/亩。 每亩经济核算:利润10万元(4-5个月养成平均100克/尾)。 (以2012年12月时价计算) 一、海贝乐大泥鳅的生活习性 泥鳅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极广,群体数量大,是一种淡水经济鱼类。 大泥鳅:体扁,体形酷似泥鳅,外形美丽。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无眼下刺。鳞片较泥鳅体鳞为大,埋于皮下。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肛门近臀鳍起点。是出口泥鳅的首选品种。             口感细嫩,日本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喜欢消费。 水温 泥鳅是温水性底层鱼类,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0~30℃,最适宜的温度是22~28℃ 。当水温在10℃以下或30℃以上时,泥鳅就会钻到泥里去进行冬眠和夏眠,停止活动。 泥鳅可用腮、肠、皮肤呼吸,所以可高密度养殖和长途运输。 二、食性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主要饵料有陆生蚯蚓、蚕蛹、螺蚌肉、畜禽下脚料、面包虫、蝇蛆、鱼粉、豆饼、麸皮、米糠、花生饼和酒糟等,也可投喂配合饲料。泥鳅昼伏夜出,白天也吃食,一般上午7-10时和下午16-18时吃食较多。 泥鳅在不同水体的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其食物各有一些差异,但可以认定其是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主食昆虫幼虫、小型甲壳动物、藻类及高等植物。环境中食物的易得性及喜好性是影响泥鳅食物组成的重要原因。自然界中泥鳅喜食动物型活饵料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活饵料易感知;二是适口性好。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利用施肥培养生物饵料来喂养幼鳅; 培育成鳅可投喂螺蛳、蚯蚓、蚕蛹粉、河蚌肉及禽畜内脏等肉食类饲料,并搭配一定比例价格较低廉的植物饲料,如米糠、麸皮、豆渣、三等面粉及老菜叶、弃置的瓜果类等。 泥鳅与其他鱼类混养,则可以食鱼类的粪便、残渣剩饵,所以泥鳅被称做池塘中的清洁工。 (二)放苗前准备    1)池塘清整:泥鳅放养前10天,清整池塘,察洞堵漏,疏通进、排水管道,翻耕池底淤泥。放水深至10厘米后,每亩用100公斤生石灰或15公斤漂白粉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 2)蓄水施肥:清塘3天后,加水至30厘米深,施基肥,每10立方米水体施入发酵鸡粪3公斤或猪、牛、人粪5公斤,也可每立方米水体施入氮肥7克、磷肥1克。以达到苗种放养后能有充足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生存环境,减少苗种刚下塘时产生的各种应激反应,以提高苗种的存活率,从而使广大养殖户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基肥一定要发酵) (三)苗种投放    泥鳅苗下塘时间一般为每年5月,当泥鳅苗养至体长3厘米以上时,泥鳅苗种放养密度为30000-40000尾/每亩。 在苗种放养前要先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除。放苗时盛苗容器内的水温与池水水温差距不能超过2℃。如泥鳅苗种用尼龙袋充氧运输,则应在放苗下塘前作“缓苗”处理,将充氧尼龙袋置于池内20分钟,使充氧尼龙袋内外水温一致时,再把苗种缓缓放出。 (四)幼苗管理    1)调节水质:适时加注新水,保持池塘水色“肥、活、嫩、爽”,水色以黄绿色为佳。   2)巡塘: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观察泥鳅活动和水色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每月消毒一次。   3)预防病害:勤打扫、清洗饵料台,做好饲料台、工具等的消毒工作,定期投喂预防鱼病的药物。   4)防害防逃:要经常检查进排水口和池埂,防止敌害入侵和泥鳅逃跑。 (五)泥鳅的苗种选择技术 1)泥鳅苗的规格要整齐,大小基本一致。 2)最好体长为3-5厘米,同一批孵化的苗种。 3)要无病无伤 4)要体表光滑、黏液丰富无脱落 5)活动力要强 (六)鳅种放养的注意事项 1)下塘时间要适当,一般在5月份,晴天中午; 2)温差不能过大,3℃以内; 3)要分散放养鳅种,多点投放,以防鳅种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