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大街计算书03.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大街计算书03

1 工程概况 受重庆电力设计院的委托,我院承担了220KV江北城输变电工程56#铁塔边坡勘察工作边坡治理。该铁塔位于坡腰上,基础为圆柱形桩基础,桩直径为4m,桩长为32m,为施工该圆桩的修建预留0.3~0.5m施工操作面,形成一平台,平台顶面标高约257.123m。现状边坡由于已建道路的开挖修建形成,本次边坡治理范围长约33m(对该段铁塔有影响的范围),最高约32m,坡向近237°,现状坡角约为58°,现状高程约249.00m处有一平台,平台宽度约1m,坡面基岩出露。由于56#铁塔的修建将形成三段新边坡,该边坡分为AB、BC、CD三段,平面为矩形槽状,其中AB段边坡长约11m,坡高0~13.40m,坡向近146°;BC段边坡长约8m,坡高11.40~13.40m,坡向近237°;CD段边坡长约10m,坡高0~11.40m,坡向近326°。 该边坡为岩质边坡,破坏后果为很严重,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中表3.2.1规定,该边坡治理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本次设计阶段为方案设计。 2设计依据 3.1 《设计委托书》 3.2 《设计合同》 3.3 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2009年7月所作《220KV江北城输变电工程56#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渝勘质审2009-0442) 3.4 有关规范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3 设计参数 边坡设计参数见表2。 该段边坡总长度约33m,本次为岩质边坡,组成该段边坡的岩体以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夹有砂岩,作为本次设计的一定安全储备,统一按砂质泥岩考虑,下面将泥岩主要设计参数列表如下: 岩土边坡设计参数表 表2 岩土名称 重度 (KN/m3) 结构面抗剪强度 C(Kpa) Ф(°) Фd(°) 砂质泥岩 25.00 40 18 50 其它: (1)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γ0=1.1; (2)荷载分项系数取:γQ=1.35; (3)锚杆倾角15°; (4)岩土对挡土墙墙背的摩擦角(偏与安全的角度考虑)取0°; (5)强风化砂质泥岩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取100Kpa;中等风化砂质泥岩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取230Kpa (由地勘报告提供参考值,由现场基本试验确定),M30砂浆与钢筋的粘结强度特征值为2.40Mpa。 (6)锚固体直径D取90mm、110mm、130mm。 (7)钢筋抗拉工作条件系数取ξ1=0.69。 (8)锚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取ξ2=1.00。 (9)C25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c =11.90N/mm2 ; HPB235钢筋:fy=210N/mm2;HRB335钢:fy=300N/mm2; (10)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中等风化砂质泥岩等效内摩擦角取50°,岩石破裂角取60°(由地勘报告提供),岩层层面粘聚力c值取50KPa,φ取18°;结构面(含外倾结构面)c值取40KPa,φ取18°。 (11)强风化砂质泥岩承载力特征值:350KPa;中等风化泥岩承载力特征值:2963KPa。 (12) 中等风化泥岩水平抗力系数取90MN/m3。 4设计方案 本次施工图设计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及场地现有放坡条件等按方案设计进行。由于放坡条件有限,拟建基础平台(257.123m)上部BC段采用直立的板肋式锚杆挡墙进行支挡,拟建基础平台下部维持现状坡面,采用喷射混凝土面板+锚杆进行支护处理,坡顶已建铁塔荷载按100 KN/m2考虑,肋柱间距2.0m,锚杆间距2.5m。由于拟建56#铁塔基础桩长为32m,深入坡脚道路平场标高以下最小距离为12m,故本次设计未考虑拟建基础对边坡的影响,坡顶地面荷载按15 KN/m2考虑;AB、CD段边坡采用采用1:0.25放坡+板肋式锚杆挡墙进行支挡,坡顶荷载按地面荷载15 KN/m2考虑,AB段锚杆挡墙肋柱间距2.5m,锚杆间距2.5m;CD段锚杆挡墙肋柱间距2.0m,锚杆间距2.5m,高度较小处延伸混凝土面板;肋柱深入拟建基础平台(257.123m)以下深度不小于800mm(从排水沟底面算起),坡顶设截水沟,坡底设排水沟;为避免与拟建桩基础交叉,下部锚杆挡墙肋柱间距取为4m,锚杆间距为2.5m,肋柱深入坡脚道路平场标高以下不小于800mm(从排水沟底面算起),坡顶设置截水沟,坡底设置排水沟;板肋式锚杆挡墙的肋柱截均采用C25混凝土现浇而成,肋柱截面积300mm×400mm,肋间挡板均采用C25喷射混凝土面板,厚200mm,采用双层双向钢筋。 5侧向土压力计算 本次治理边坡长约33m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