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儿童异常行为.ppt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02儿童异常行为

儿童异常行为主要有: 夜惊 儿童退缩行为 咬指甲 功能性儿童遗尿症 儿童抽动症 口吃 选择性缄默 孤独症 性识别障碍 儿童多动症 儿童强迫症 儿童多动症 1、 概述: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或注意缺陷障碍。 这类患儿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使家长和老师感到困难。 5、治疗 1.认知行为治疗:   对控制多动行为、冲动控制和侵略行为有效。 2.药物治疗:      中枢神经兴奋药--利它林,右旋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匹莫林等可选择使用。 另一类有效的药物--三环抗抑郁剂(丙米嗪、氯丙咪嗪和阿米替林),可以小剂开始,逐渐增量达有效剂量后改为维持治疗。 儿童强迫行为 1、概述  所谓强迫症是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 在儿童期,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本症多见于10-12岁的儿童,患儿智力大多正常。 强迫症状 2、病因学 先天:先天素质、性格基础 后天:家庭教育、父母不良性格的影响、性心理因素等 案例   一家五口四人患强迫症   吴女士从小生活在一个中规中矩的家庭环境,妈妈很爱干净,连换鞋的地方也分三个区,A1区放爸爸的,A2区放妈妈的,A3区是放自己的,每次洗手至少要洗5遍。到了吴女士谈婚论嫁时,家人给她介绍了一位军人,这位军人在部队里每次卫生检查都得第一,被子叠得简直就是豆腐块,方方正正,吴女士想这下可找到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了,两人很快结婚。婚后家里收拾得很是干净,房间里甚至装有消毒灯。  大女儿出生后,他们几乎按照医院的护理标准来照顾孩子。等二女儿出生后,因照顾不过来就把二女儿交给了战友带,战友比起他们来就不是很讲究了。老三出生后,他们又像照顾大女儿那样照顾她。现在,一家五口人除了二女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强迫症。    强迫症还与儿童的性心理因素有关,杜亚松说,不同的年龄段性心理的发展是不同的。1岁前,孩子用嘴巴吮吸妈妈的乳头来获得快感,再大一点开始用牙齿咬妈妈的乳头,若正当孩子沉浸在吮吸乳头快感中的时候,妈妈突然拔掉乳头不让孩子吃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会爱说话、抽烟、喝酒。1~2岁是孩子的肛欲期,通过解大小便来满足快感,若家长刻意要求孩子在什么时候撒尿,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长大后会表现为做事刻板,没有灵活性。 5、治疗  强迫症的患儿除应请心理医生诊断和药物治疗外,还应在医生的鼓励和指导下,通过反复训练和实践主动矫正那些令人苦恼的观念、意向或行为,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树立信心 2)意念训练 3)行为疗法   4)培养爱好  5)纠正父母不良性格  6)药物治疗 * 小组成员: 儿童异常行为是儿科常见疾病,对儿童健康发育影响很大。近年调研资料表明我国少年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3%-12.9%。 一般可分为: (1)生物功能行为问题,如遗尿、遗便、多梦、睡眠不安、夜惊、食欲不佳、过分挑食等; (2)运动行为问题,如咬指甲、磨牙、吮手指、咬或吮衣物,活动过多等; (3)社会行为问题,如破坏、说谎、攻击等; (4)性格行为问题,如惊恐、害羞、忧郁、社交退缩、交往不良、易激动、烦恼、胆怯、过分依赖、过分敏感、嫉妒、发脾气等; (5)语言问题,如口吃等。 0.2%--2% 0.2% 0.5%--4% 1%---7% 约3% 9岁5%;15岁2% 1%左右 6~11岁34% 4岁2.5%~3.1% 7%---9% 性识别障碍 选择性缄默 孤独症 口吃 儿童抽动症 夜惊 遗尿症 儿童强迫症 咬指甲 儿童退缩行为 儿童多动症 关注儿童身心健康 国外资料报告患病率约为5~10%。国内也认为学龄儿童发病者相当多,约占全体小学生1~10%。男孩远较女孩多。早产儿童患此病较多 4、诊断 (1)详尽采集多动症的病史,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或其他神经精神病史,患儿的母孕期情况及幼儿期生长发育的疾病史。 (2)临床特点:   1)活动过度:大多始于幼儿早期,进小学后表现显著。上课时小动作不停,撕书,把书本涂得不成样子,凡能碰的东西部要碰,喜挑逗,常与同学斗殴。   2)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时不专心,上课时专心听课的时间短,对来自各方的刺激都起反应。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