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蕨类植物复制.doc

  1. 1、本文档共1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林牧渔]蕨类植物复制

核型分析在细胞分类学中的应用 吴甘霖 (安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安庆246011) 摘要:细胞学的核型分析资料作为分类学的证据。结合形态学、解剖学、胚胎学和遗传学等方面的证据,在解决分类上的疑 难问题,起过不少的作用,而且是建立生物学种和建立新的自然分类系统所必不可少的资料。 关键词:核型分析;细胞分类学;染色体;细胞 中图分类号:Q34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632{2006)01—0039—04 现代分类学除了应用外部形态性状外,还进一步 利用生态、地理分布、细胞学、化学、解剖学、生化、血清 学,以及杂交行为等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解释有机体 类型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整体观念,从而也发展了 分类学的分支,如化学分类学、细胞地理学、细胞分类 学等。 细胞分类学是应用细胞学的特征和性状,如染色 体的形态、数目和行为,寻求它们与分类等级之间的关 系,探索种群的发育和演化,从而对植物类群的变异和 起源能获得更广泛、更有根据的资料。细胞学的核型 分析资料用作分类学的重要证据,越来越被分类学家 所重视。实践证明,这些细胞学的资料在分类上是很 有价值的。因此,细胞分类学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 学科,它是利用细胞学的性状和现象来研究动、植物的 自然分类、进化关系和起源。 1 细胞分类学的发展概况 细胞分类是在细胞形态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世纪20年代以后,细胞学技术有了发展,使观察染 色体的形态结构更为方便。 细胞分类学的奠基工作应当是Rosenberg 1909年 对茅膏菜属Drosera两个种的分析。他发现,圆叶茅膏 菜D.rotundifolia的染色体数目为2n=20,而D.anglica 为2n=40,而且发现,其问的不孕杂种中有30条染色 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20对(双价体)和10个单的(单 价体)。 1921年,Belling创立的染色体压片技术,成为植物 染色体研究中最广泛采用的常规技术,推动了染色体 的广泛研究。染色体计数工作开始迅速发展。在20 世纪3O年代,Dustin、Eigsti以及Ncbel和Rutfle等人发 现,可以利用秋水仙碱来合成多倍体,这就使得这类假 设的证实工作方便得多了。于是,多倍体研究成了植 物进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多倍性的识别和 分析证实了杂交和随后的多倍化,产生双二倍体(或异 源多倍体),是植物界物种起源的重要方式。 除了染色体数目外,20世纪3O年代开始发现染色 体形态和大小具有很大的分类价值。这方面研究的开 拓者是Babcock和他在还阳参属Crepis研究中的合作 者Hollingshead和C~tmeron,以及原苏联以G.A.Levi— tzky(1931a’b)和M.S.Navashin(1932)为首的许多研究 者。他们全都认识到染色体结构重排的重要性,并根 据这样的变化解释该型差异。 由于对十字花科、禾本科、龙舌兰科的经典研究以 及后来还阳参属Crepis、曼陀罗属Daiura、烟草属Nica. tiana、山字草属clarkia等的卓越专著研究,染色体资料 在分类学中的重要作用大家都很清楚了。1950年Man— ton的《蕨类植物的细胞与进化问题》一书,开始了蕨类 植物细胞分类学时代。 20世纪6o年代末,染色体显带技术问世了,它使 染色体研究深入了一大步,因为经揭示了许多按常规 技术不能显示的种间差异,更能显示种内的染色体分 化。虽然在植物界至今显示的带还只有c带和Q带,G 带初显苗头,而且已经应用这些技术的植物类群还不 多。在近几十年,每年染色体计数(其中许多同时包括 核型研究)保持在3000—5000,1978—1981年这3年中 平均每年的计数接近60O0。 在中国,20世纪7O年代末期以前,除台湾省以外 自己进行的野生植物染色体研究只有个别报道,涉及 个别植物。在那时,中国植物区系中的一些植物是由 外国人采走种子,由外国人研究报道的。例如英国人 Wilson和Forest在2O世纪初从中国西南地区采去大量 杜鹃花,引种于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多达400种,由 Janaki Ammal等(1950)研究报道了其中近300种的染色体数目。 因此直到1976年前,中国的细胞分类学研究 除台湾省外尚属空白。在这一年,江苏省植物研究所 薯蓣组发表了薯蓣属的染色体,这与世界细胞分类学 起步几乎相差7O年。 截至1984年6月底,我国发表的包含染色体数目 的文章227篇,分别属于163科,625属,1259种和种下 单位(徐炳声等,1985)。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植 物细胞分类学的系统研究还很少,理论水平还不高。 有染色体计数的种的数目在我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 中,还只占4%,与世界先进地区相比,还是十分落后 的。当然,近2o年的研究成果还是令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