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学]茶文化与茶艺
第一章 茶文化基本知识 第一节 茶发现和利用的历史 第二节 茶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章 茶艺的概念 第一节 茶的发现与利用 一、茶的历史 二、茶利用方式的演变 三、茶利用的领域 一、茶的发现 《神农本草经》(西汉-公元前206-23):“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公元前2374--公元前2679年 神农时代发现了茶。 陆羽《茶经》:描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陆羽生于唐玄 宗时代(公 元733—804年),字鸿 渐,一名疾,竟陵(今湖北 天门)人。肃宗上元初年 (760年),在苕溪(今浙江 西北部)隐居。皇帝两次召 他做官,都被拒绝。以著书 为事。又爱饮茶,著有《茶 经》三篇,对茶的源流、饮 法及茶具都有详细的叙述。 旧时被人称为“茶圣”。 杭州茶博物馆 外面的陆羽塑像 二、茶的称谓 古代对茶的描写 秦汉间,《尔雅,释木》:“苦荼”, 东晋·郭璞注:“树小如桅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蜀人名之苦荼”。 茶字的变化: 在唐代以前:荼,或槚、舛、茗、蔎。 唐至今:茶、茗。 茶字的来历: 1200多年 源于:唐代上元初年, 《茶经》,陆羽(733--804)著, 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的专著。 书写统一:茶,荼字减去一横——茶 读音统一: Cha,至今1200多年。 英文Tea的来历— 世界各国关于茶的读音(ti)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出去: 茶,福建省厦门方言中,音 “退”,音“TEY”。 在明末清初,西方国家远洋船队来华贸易时,将“退”音“TEY”译成“TEA”。 从此以后英文TEA便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茶名。 茶字的象形含义 茶字是象形文字,茶字有十笔划, 字形构成: 上部为廿,像茶的芽叶; 中部是人,像树冠; 下部为木,代表树干,是木本植物。 象征意义:茶人采茶。 延伸:人应该根植于大地,就能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茶字的生命寓意 茶字也是寓意文字,有长寿之意: 茶字分解三部分 上部为廿,中部为八,下为十八, 廿加八十八,合计为一百零八岁, 寓意:人常喝茶健康长寿,可以活到108岁。 米字的生命寓意 米字也是寓意文字,有长寿之意: 米字分解三部分 上部为八廿,中部为十,下为八, 上中下合起来:八十八,即为88岁。 生命年轮的演变 花季少年——十六岁:花样年华 而立之年——三十岁:三十而立 不惑之年——四十岁:四十不惑 知 天 命——五十岁:五十知天命 花 甲——六十岁:年过花甲 古 稀——七十岁:人活七十古来稀 人生不同阶段的描述 十六:花季少年 三十:而立之年 四十:不惑之年 五十:知天命 六十:花甲之年 七十:人活七十古来稀 对长寿的描述: 米寿:八十八,88岁。 百(白)寿: 99+1 =100(谐音), 99岁。 茶寿:二十 + 八十八,108岁。 三、茶树的传播 茶树由原产地沿河流向外传播到南北不同的地区,由于其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改变、适应环境的结果,使得茶树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新陈代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向北迁移:变成灌木型、演变成武夷变种。 向南传播:变成乔木型、形成掸部、阿萨姆变种。 经过几千年的变异,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茶树品种。 茶的传播 1.茶在国内的传播 先秦两汉: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 三国—南北朝: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9年 ) 唐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 宋代: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 至今,我国的茶树栽培遍及20个省区。 2.茶在国外的传播 全世界五大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茶树,有120多个国家的20多亿人有饮茶习惯。世界各国的种茶和饮茶习俗,最早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播去的。随着世界文化的交融,原产中国的茶先后传入到: ⑴ 传入日本(唐朝 公元806年) ⑵ 传入印尼(清代 公元1827年) ⑶ 传入印度(清代 公元1834年) ⑷ 传入斯里兰卡(清代-公元1854年) ⑸ 传入苏联(清代-公元1833年) 第二节 饮茶的起源与演变 上古时期,中国的先民们就发现茶,并发现了茶-具有疗疾的作用。此后,人们把茶当成祭品-祭天祀地拜祖宗,当成贡品-进奉朝廷,当成菜食-充饥,当成药品-疗疾,最终把茶变成了一种大众化的饮料。 茶从发现到演变为饮料的历史是人类文民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对茶的功能不断认识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