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形势与政策 论文 2012~2013年
成绩
中国农业大学
课程论文
(2013学年春季学期)
论文题目:我看世界经济政治与国内政策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
班 级: 电子101
学 号:
姓 名: 王宇恒
课程论文格式要求课程论文采用统一封面,以左侧为准装订成册。课程论文一律使用标准A4复印纸打印标准A4复印纸论文标题使用隶书二号加黑;一级标题二级标题宋体三号、四号加加黑摘要、关键字需使用宋体小四号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行距20磅参考文献使用宋体五号
我看世界经济政治与国内政策
关键字:中东动荡 美国财政 欧债危机 南海争端 政治经济 十八大 新政策
摘要:2012年,是个不折不扣大选之年。包括美国、法国、俄罗斯、墨西哥等十七个国家都要进行选举。而其中,美、法、俄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选举对世界局势的影响更是深远;在这一年中,动荡的中东局势战火频发,美国一面面临财政危机一面仍一意孤行地执行着所谓“重返亚太”的军事战略目标,欧盟的债务危机与独立欧洲强国的微妙关系,南海钓鱼岛争端的不断升级,俄罗斯强硬派继续执政后的一系列表态,共同组成了当今全球敏感紧张的发展形势;政权的博弈,大国的博弈,背后都离不开国家经济体实力和持续生产力的进一步竞争,政治经济始终是人们所关注与津津乐道的话题;2013年,国内的十八大如期召开,新一代领导人的上台,将为中国的政策形势带来怎样的改变,将怎样进一步提高稍显饱和的经济,如何应对美国的“重返亚太”目标。本文将就近两年以来的世界重大形势和一些重大事件,简明地叙述笔者对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政治紧张格局的看法与态度,同时对国内十八大及一中全会的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正文:
2011-2012年,中东北非地区动荡先后蔓延到10多个国家,一些国家政权倒台,一些国家政权摇摇欲坠。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石油资源,使中东北非国家难以“独善其身”,美、英、法、俄等大国将上述动荡视作难得的“战略机遇”,纷纷角逐其中,急欲将中东北非地区的未来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
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一年里,美,日等大国深度介入中国南海争端,一些小国诸如菲律宾越南等在主权问题上表现出的咄咄逼人态势,使中国周边的海洋权益问题更加突出。美国借口“重返亚太”,并“不遗余力”地挑唆和破坏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就连在“千里冰封”的北极,也呈现出一幅大国间硝烟四起的全息图。围绕北冰洋深处蕴藏的资源,宣布对该地区拥有所有权的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挪威、丹麦之间围绕北极权益的博弈也日渐升温,显现出“冰融相见”的严峻态势。
国民金融实力的体现,不是金融本身,而是国家稀缺资源的涵盖量;国家间军事政治的较量,不是政治本身的比较,而是对国家利益的进一步缠斗。
随着2011年10月21日的卡扎菲的死亡,利比亚战争也正式落下帷幕,“过渡委员会”由此宣布利比亚正式得到“解放”,对于英法和美国来说,长达近七个月的利比亚讨伐之战就此结束,尽管“伊朗核问题”和“巴以争端”以及“土耳其利比亚冲突”仍然存在,但不得不承认,这次卡扎菲之死让从未安分过的中东石油地区得到了片刻的宁静。
在这次战争中,美国没有一如既往地扮演主导地位,一直在其中“半推半就”地处于敦促以及少数兵力的“防卫”状态,反而是英法两国表现积极,大量的兵力与军事部署,让利比亚这样的小国政权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难以招架,从而大大决定了利比亚国内战争的导向和卡扎菲政府走向失败的结局。那么欧洲大国此次缘何从美国的身后走到前面,又为何要如此积极地插入北约的军事导向呢?
美国主动放弃在北约的军事主导,其中明显折射出欧美之间出现了力量对比的变化。由此,欧洲在世界政治中初步显现出相应的攻势。二战之后,欧洲人痛定思痛,一直在谋求自身的统一。从1946年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卧薪尝胆”,欧洲人已经在欧洲本土接近完成了瓦解雅尔塔体系和恢复准凡尔赛体系的战略目标。2010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宣布“重返亚太”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作战部队从伊拉克撤出,让欧洲感觉到有巨大的战略空间等待欧洲填补,欧盟将地中海南岸纳入欧洲统一进程的时机已经到来。而2011年初在中东、北非如火如荼展开的“茉莉花革命”与欧盟的目标不期而遇。但是,突破美国在北非的影响力,完成欧洲真正的统一,仅靠“茉莉花”是不行的,真正的攻坚还需“枪杆子”的配合。这样,利比亚便合乎逻辑地成了埃及之后欧盟进军地中海南岸的突破口,这是需要用武力迅速拿下的关键点。
当然不仅仅是利比亚,中东北非的诸多国家政权已然摇摇欲坠,数位强硬派政府首脑的下台意味着美国以及欧美国家对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