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碰撞造山型斑岩铜矿蚀变分带模式-中国地质科学院邮件系统
第!! 卷 第! 期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 !! ?1 !
##$ 年% 月 ’()* +,-./,. 0(1/)-.(2 (3*-/’ 4/-5.(2-)6 17 8.12,-./,.2 ,9.-:-/; ) @’( ##$
碰撞造山型斑岩铜矿蚀变分带模式
———以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为例
! ! ! %
孟祥金 ,A 侯增谦 ,A 高永丰 ,A 曲晓明 ,A 黄A 卫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B ; 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 石家庄#C##%!;
% 西藏地质调查院,西藏 拉萨DC!$## )
摘A 要:岛弧环境斑岩铜矿蚀变分带模式已为人们所熟知,但碰撞造山环境的斑岩铜矿蚀变分带特
征尚不清楚。对此,文中以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为例,选择驱龙、冲江、厅宫% 个典型斑岩铜矿,对
其蚀变系统进行了系统研究。依据蚀变矿物组合可分为% 个蚀变带,呈环带状分布。从中心向外依
次为钾硅酸盐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泥化带不太发育,通常叠加在其它蚀变带之上。
钾硅酸盐化带主要蚀变矿物为钾长石、黑云母、石英、硬石膏,伴有大量的黄铜矿与辉钼矿,是成矿物
质的主要堆积区。石英绢云母化带与钾硅酸盐化带渐变过渡或叠加其上,是次于钾硅酸盐化带的储
矿部位。蚀变矿物组合为绢云母E 石英E 钾长石,金属硫化物有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斑铜矿,少
量的方铅矿、闪锌矿。主要的辉钼矿以石英E 辉钼矿脉的形式出现于本矿带。青磐岩化在斑岩体内
不发育,矿化极微弱。蚀变岩石组分分析表明,岩石蚀变及其分带是岩浆流体F 岩石反应时G ,?’ ,3’ ,
@; 等组分迁移的结果,矿化伴随着蚀变发生。钾硅酸盐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和青磐岩化带的蚀变
岩石与未(弱)蚀变斑岩具有一致的稀土配分模式,H 含量有规律地变化,说明蚀变岩石均经历了
源于岩浆的流体的交代,不同的蚀变形成于岩浆流体演化的不同阶段。蚀变带与矿化类型有一定的
对应关系。斑岩铜矿的蚀变分带与成矿共同受岩浆流体活动的控制。与不同环境的斑岩铜矿的对比
表明,冈底斯泥化带与金属硫化物次生富集带不发育可能与斑岩铜矿形成时或后缺少大规模的隆升
作用有关;矿化发育部位和矿化特点的不同与斑岩铜矿产出的构造背景有关。
关键词:蚀变分带;元素迁移;斑岩铜矿;碰撞造山带;冈底斯
中图分类号:
IJ!D $ !A 文献标识码:KA 文章编号:!##C %!(##$ )#! ##! !$
A A 最新研究表明,斑岩型矿床主要产出于两种环 环带状分布的GQ硅酸盐化带 石英 绢云母化带
! !
[!] [!!]
境, 青磐岩化带 。高级泥化带时有产出,但多数受构
即岛弧 陆缘弧环境和碰撞造山环境 ,陆缘弧
环境的经典成矿省包括安第斯(如阿根廷9’:1 M. =’ 造控制,叠加于上述蚀变带之上,标志着斑岩热液系
[ ,% ] [! ]
K=NOP.(’ ,@’(). 等矿床) 、美国西部 (如 9-/;Q 统向浅成低温热液系统转化 。碰撞造山环境的
[$ ,C ] 典型成矿带以青藏高原的玉龙斑岩铜矿带和冈底斯
*’O ,R12 I1P.(2 矿床) 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伊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