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3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乐鉴赏3PPT

【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 (热情,作品57)作于1804年至1806年间。贝多芬认为这是自己最好的一首钢琴奏鸣曲,并献给他的崇拜者弗兰茨·伯伦斯维克伯爵。“热情”的名称是汉堡出版商克朗次所起,由于它确切地说出了该曲的本质,因此沿用至今。评论家们把该曲比作“火山的爆发”、“火山般的奏鸣曲”、“花岗石河床中的火流”,总之,离不开火一样的热情。作者关于“热情”的内容说过:“去读一下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暴风雨》表现了人的意志和智慧必将战胜大自然的力量,与这首f小调奏鸣曲所表达的热情奔放、英雄主义的思想正是吻合的。乐曲共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很快的快板,奏鸣曲式,是英雄和热情形象的发展。第一主题表现压抑的情绪和对光明的期望,阴森逼人的“命运”动机引起了强烈的反抗。第二主题在音调和节奏上与第一主题有密切的联系,表现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但是理想很快破灭,在进一步的展开中,不可遏制的热情和尖锐剧烈的斗争像汹涌澎湃的怒涛一样掀起了壮阔的波澜。当第一主题再现时,“命运”动机变成了一片隆隆声,更显得焦急不安。再现部是一股热情的巨流。再接再厉的斗争一直贯穿到尾声。 欣赏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变奏曲式,与第一乐章的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灵魂并没有被痛苦折磨死,仍能够享受美感,并陶醉在美妙的思想境界中。赞歌式淳朴的主题后面,跟着三个变奏,节奏逐渐活跃,描写从沉思中活动起来的心灵,克服了痛苦、不安和失望,意志又坚强起来;但现实是无情的,就像一位勇敢的战士,温柔地但是匆匆地看了一眼灿烂的晚霞,晚霞对他说:战斗就在眼前了。 欣赏 第三乐章,不过分的快板,奏鸣曲式。斗争的规模更趋宏大,并具有百折不回的气势。引子中响起了 战斗般的军号声。气势奔腾的第一主题,犹如炽烈的斗争激情,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第二主题,表现顽 强的反抗和挣扎。在展开部中,进一步表现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激动。最后,沸腾的音流汇合成 一支英雄的进行曲,胜利即将到来,欢欣鼓舞的音调激动着人们前进。 欣赏 【b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 (“皇帝”,作品73)贝多芬写于1809年。当时由于拿破仑的军队围困了维也纳,致使这部作品迟迟不能演出。直到1811年,在莱比锡的一次音乐会上,才由弗里德里希·施奈德勒钢琴独奏,约翰·菲利普·舒尔茨指挥作首次公演。1812年1月《大众音乐报》曾评论:“毫无疑问,这是所有已经创作出来的协奏曲中最富有创造力、最富有想象力、最惹人注目的,同时也是最艰深的一部。” ”皇帝”这个标题不是贝多芬自己取的,可能是因为这作品在当时被人们认为是协奏曲之王,故有此名。作品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bE大调。起初出现了一个声势浩大、气象万千的引子,巨大的音流显示了一种无限壮丽宏伟的气概。接着是雍容华贵的第二乐章,渐活泼的慢板,B大调。整个乐曲庄严肃穆,宁静而深情,充满虔诚的宗教感情,似乎要净化人们的心灵,使人们走向作者所向往的思想境界。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 bE大调。作者在这里将豪华与温情、英武与洒脱奇妙地熔冶于一炉,创造了钢琴协奏曲中超群绝伦的一章。 第一乐章欣赏 第二乐章欣赏 第三乐章欣赏 贝多芬堪称是世界艺术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是古典音 乐派音乐创作最高成就的体现,同时又是浪漫乐派的奠基 人,他的音乐艺术表现了人类命运,社会现实和理想一系列 哲学经蕴,强烈的英雄性和戏剧性使作品波澜起伏,作品中 的革命英雄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 争——走向胜利”加以概括。 创作风格 回到目录 浪漫主义形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时期。在艺术上的兴起,首先出现在文学领域,而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是以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和德国作曲家韦伯的歌剧为形成标志的,约在19世纪20年代。 与古典主义音乐的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情感的节制和形式的完美相对,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主观性,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喜用抒情和描绘,形式上不受拘泥,常用夸张和幻想的手法。 浪漫主义时期 弗兰茨·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作者生平 奥地利作曲家弗兰茨·舒伯特(1797—1828)生于维也纳近郊的里赫田塔尔,父亲是一位小学校长,酷爱音乐。舒伯特从小就跟随父兄学习钢琴和小提琴,9岁时又向教堂风琴师霍尔查学唱歌、和声,他出色的音乐天赋使教师大为赞赏。 1808—1813年,舒伯特成为维也纳寄宿神学校的学生, 担任唱诗班的高音歌手和乐队小提琴手,有时还担任指挥。离开学校后,舒伯特在他父亲的学校任教。1817年,他辞去了教师职务,此后直至去世都没有一个稳定的职业。 1817年起定居维也纳后,他成为一个靠教私人学生、作曲、出售乐谱的微薄收入为生的“自由艺术家”。 交响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