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健康、应激与社会心理因素
* 从这个生活事件量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不是说让我们悲伤的事情就是生活事件,让我们快乐的事情就不是生活事件 * 在一些宗教影响很大的国家,比如说伊斯兰教的国家,自杀率就非常低,天主教影响的国家自杀率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低的。在国内,信仰宗教的人很少,在农村一些地方,女人和丈夫有矛盾就自杀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反应。 总之,尽管自杀和文化关系不够密切,但确实和文化有关。中国的自杀现象带有强大的传统文化色彩。整个社会对自杀现象的宽容,是导致自杀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在民间,像《梁祝》一样的“殉情”方式被歌颂,这给民众以心理暗示。 * 我们面对挫折时,会有哪些方法去应对呢? 衔接下一张:正因为我们都不可避免会经历挫折,所以我们寻找一种方法来解决我们内心的冲突,于是我们发现我们还有心理防御机制。 * * 遭遇挫折以后,我们会焦虑、痛苦,但是还好,它们没有把我们吞噬,我们还是微笑着站起来了,除了坚强,我们还必须感谢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 *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保护机制。当本我和现实之间,本我(快乐原则)和超我(完美原则)之间发生矛盾而造成潜意识心理冲突时,个体会感到焦虑和痛苦,为了保护自己,自我(现实原则)便发展形成了保持心理活动平衡和稳定的心理机制,以一定的方式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避免减轻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和内心痛苦。如果将本我概括为“我想要”,那么自我就是“我能要”,而超我则是“我应该要” ,本我、自我、超我及与意识等的关系:潜意识大部分是本我的范畴,也有包括自我和超我的一小部分内容。前意识大部分是自我的内容,是自我隐藏,但通过注意就能出现的部分。但它也包含超我的一部分内容。意识主要是包括自我表现和超我的可意识层面,包括个人的自我意识、感受等。本我做为个体早期的基点,它遵守快乐原则,然后在个体和现实环境的适应发展中出现自我,以开始适应现实原则。快乐原则的即时快乐的方式——初级思维(想得到就立即要得到)——不适合现实环境,因此出现延迟获得快乐的次级思维(想得到但会不要求立即得到)。在六岁以后超我的力量开始崛起,这主要是社会道德等的加入个体内部的竞争,所以超我是社会性的。 例如:我要吃糖(本我),但我没有钱买(自我),没有钱买糖是吃不到糖的(超我,道德不允许),我内心焦虑在想吃又吃不到,怎样缓解焦虑呢,我就说糖不好吃。这就是合理化,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与因时间久而自然忘却的情形不一样,例如我们常说“我真希望没这回事情”或不小心说漏了嘴或偶然的失态行为都是压抑的结果。压抑作用表面上看已经把事情忘记了,实际他仍然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面,在某些时候影响我们的行为 合理化又叫作文饰作用 酸葡萄:一个体育能力差的学生,说只有四肢发达的人,才会喜欢体育;容貌平凡的女子特别爱说“自古红颜多薄命,“红颜是祸水”;追不到女朋友的男孩说“这种女人品德不端、水性杨花,嫁给我,我都不要”。 甜柠檬:娶了姿色平平的妻子,说她有内在美;嫁给木呐寡言的丈夫,说他忠厚老实;孩子资质平庸,说他“傻人有傻福”。这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知足常乐”的心态,有时适当地运用,能协助我们接受现实,但这种方法,如过分使用,会妨碍我们去追求生活的进步。 推诿:学生考试失败,不愿承认是自己准备不足,而说老师教得不好、老师评卷不公或说考题超出范围;战败的将军不愿承认战败是因自己策略运用错误,而说是“天亡我也,非战之过”。打人说是自卫;喜欢应酬、饮酒作乐,说是为了生意或工作在联络感情;球赛输了,说场地不好,裁判不公;老师体罚学生,说“爱之深,责之切。这些都是一种推诿作用。有一句台湾俚语:“不会划船说溪窄。”很传神地表现推诿作用。 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后来得了个柠檬却说柠檬是甜的 。 个体拒不承认自己被加塞这件事情 否认是指拒绝接受不愉快的现实以达到保护自我,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例如:小孩子闯了祸,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就像沙漠中的驼鸟,敌人逼迫在眼前,无法面对,把头埋于沙堆中,当做没这回事一样。 转移不一定只出现在负面的感受上(如憎恶、愤怒等),有时正面的感受(如喜爱等)我们也会作出同样的处理。例如:一位结婚多年,膝下尤虚的老师,将其全部心力用于关怀他的学生,就是正面转移的例子。转移的目标有时也会有类似的情形发生。例如:一个无故被责怪的学生说,“所有的老师都是不明事理的”;一个无故挨警察责打的人说,“凡是警察都是坏人”。 例如,有一对姐妹,同时爱上同一位男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追求,结果姐姐与这位男子结了婚,并生有一儿一女。后来姐姐不幸病故,这位男士便续弦其妹为妻。婚后妹妹虽对姐姐遗留下来的男孩子较好,可对那位女孩子却很凶,常常无缘无故地打她,她自己也莫名其妙。在心理咨询中才得知:因姐姐抢走男友,心里非常气愤,便不知不觉中把对姐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