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ppt

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胃镜检查是将带光源的内镜经口、咽、食管插入病人的胃、十二指肠内,以协助诊断和治疗的一项技术。通过此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炎症、溃疡或肿瘤等的性质、大小、部位及范围,对急性出血者行内镜直视下止血,摘除小息肉等,并可行组织学或细胞学的病理检查。 适应证 有明显消化道症状或上消化道出血,但原因不明者。 疑有上消化道肿瘤,但X线钡餐检查不能确诊者。 需要随访观察的病变,如溃疡病、萎缩性胃炎、胃手术后及药物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等。 需作内镜治疗者,如摘取异物、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食管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注射与套扎、食管狭窄的扩张治疗等。 禁忌证 严重心、肺疾病,如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严重呼吸衰竭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等。 各种原因所致休克、昏迷等危重状态。 急性食管、胃、十二指肠穿孔,腐蚀性食管炎的急性期。 神志不清、精神失常不能配合检查者。 严重咽喉部疾病、主动脉瘤及严重的颈胸段脊柱畸形等。 急性传染性肝炎或胃肠道传染病一般暂缓检查。 慢性乙、丙型肝炎或抗原携带者、艾滋病病人应有特殊的消毒措施。 操作前准备 病人准备 环境准备 操作过程与护理配合 核对病人,说明目的 咽喉麻醉 安置病人左侧卧位,双腿屈曲 协助医师插管,当插入14~16cm时,嘱病人作吞咽动作 胃镜进入胃腔内 配合医师向胃内注气、摄影、取活体组织标本及止血 协助医师拔管 做好病人术后指导 清理用物,记录检查情况。 操作后护理 注意事项 胃镜室应专人管理,认真细致的做好器械的准备、清洁、消毒、保养和保管工作,每次使用前应全面检查纤维内镜的性能。 彻底清洁、消毒内镜及有关器械,避免交叉感染。 胃镜检查操作流程图 结肠镜检查主要用以诊断炎症性肠病以及大肠的肿瘤、出血、息肉等,并可行切除息肉、钳取异物等治疗。 适应证 原因不明的慢性腹泻、便血及下腹疼痛,疑有结肠、直肠、末端回肠病变者。 钡剂灌肠有可疑病变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随访。 结肠癌术前诊断、术后随访,息肉摘取术后随访观察。 需作止血及结肠息肉摘除等治疗。 结肠肿瘤普查。 禁忌证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休克及精神病病人。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脏器穿孔、多次腹腔手术、腹内广泛粘连及大量腹水者。 肛门、直肠严重狭窄者。 急性重度结肠炎,如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及憩室炎等。 月经期及妊娠妇女。 操作前准备 病人准备 环境准备 用物准备 结肠镜检查用物 急救药品和器械 操作过程与护理配合 核对病人,说明目的 安置病人左侧卧位,双腿屈曲 术者直肠指检 协助医师插镜,按术者口令遵照循腔进镜原则逐渐缓慢插入肠镜 做好术中配合,协助医师摄像、取活检及治疗等工作 协助医师退镜和抽气 做好病人术后护理 清理用物,记录检查情况。 操作后护理 一般护理 检查结束后,病人稍事休息,观察15~30min再离去。 嘱病人注意卧床休息,作好肛门清洁。 术后3天内进少渣饮食。如行息肉摘除、止血治疗者,再给予抗生素治疗、半流质饮食,适当休息3~4天。 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注意观察病人腹胀、腹痛及排便情况。 腹胀明显者,可行肛管、内镜下排气。 观察粪便颜色,必要时行粪便隐血试验,腹痛明显或排血便者应留院继续观察。 结肠镜检查操作流程图 三、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术 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术是指利用双气囊三腔管的气囊压力直接压迫胃底和食管下段静脉予以止血的技术,是一种临时急救止血的措施。 适应证 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下端、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禁忌证 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病人准备 向病人详细讲解检查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解除其顾虑,取得配合。 检查前12h应禁食。 术前取下活动性义齿,以免误咽。 环境准备 用物准备(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术用物) 检查三腔管的性能: 用50ml注射器向胃气囊注气200~300ml,压力在40~45mmHg左右;食管气囊注气100~150ml,压力在30~40mmHg左右,夹住管口后仔细检查气囊有无变形、损坏或漏气。 检查三腔管漏气的方法: 放入水中,察看有气泡逸出。 抽出气量少于注入气量。 将气囊放在耳边倾听有漏气声。 操作过程与护理配合 核对病人,说明目的 检查三腔管的性能 安置病人于半坐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清洁鼻腔 润滑三腔管前端及气囊 协助医师插管,指导病人做吞咽动作 证实在胃内后,协助医师充气、测压 打结 胃管开口用弹簧夹夹紧 正确牵引三腔管,并标记

文档评论(0)

changjiali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