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选修3 第1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人民版).doc
第1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考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理主干
1. 背景
?1?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
(2)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①欧洲列强间的基本矛盾
法德矛盾:普法战争带来的战败、割地、赔款的耻辱,使法国一心想要报仇雪恨;而德国深恐法国东山再起,想方设法压制法国。
俄奥矛盾:集中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俄国打着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并以南部斯拉夫人的解放者自居;奥匈帝国也致力于向该地区扩张。
英德矛盾:德国要求在殖民地问题上获得更大的权益,向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发起挑战,英德矛盾激化。
②三国同盟:德、意、奥,1882年最终形成。
③三国协约:英、法、俄,1907年最终形成。
(3)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 进程
(1)1914年:战争爆发,战争的重心在西线,但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没有得逞,被迫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
(2)1915年:战争的重心转移到东线,但德军迫使俄国投降的目的没有达到。
(3)1916年:战争的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发动了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战争向不利于同盟国的方向发展。
(4)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作战,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
(5)1918年:苏俄退出了战争,奥匈帝国解体,德国签订停战协定,战争最终结束。
3. 结果
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
4. 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5. 影响
(1)西欧相对衰落;美日崛起。
(2)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
(3)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4)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掀起革命与独立浪潮。
?引史料
史料一 第一条,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的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如果德国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的侵略,意大利也负担同样的义务。
第二条,如果缔约国一方或两方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进攻致与两个或两个以上非本条约签订国的大国发生战争,对所有缔约国而言,应立即同时产生履行盟约的理由。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解读 史料中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三国同盟正式建立。三国同盟主要针对法、俄、英三国。该条约的签订使法、俄、英三国受到威胁,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利益,它们彼此接近,并最终建立了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针锋相对并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史料二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到20亿美元,而德国的贷款则只有2700万美元。
解读 前段史料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中立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优势条件是美洲远离欧洲战场。后段史料则反映出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双方做军火生意,并表现出了倾向和支持协约国的态度。实质:说明美国不甘心置身事外,同时暴露了美帝国主义的本质。结果:美国在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情况下迫不及待地参战。
史料三 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等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解读 史料说明一战促使亚非拉地区民族觉醒,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局面。
?讲要点
1. 图解一战及其主要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随着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之间的矛盾与竞争空前尖锐和激烈,1914~1918年间,同盟国与协约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世界大战,摧毁了四大帝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走向瓦解,欧洲在全球的支配地位开始动摇。
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交战国的目的
(1)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企图建立“中欧帝国”,还要摧毁英国的海上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2)法国的目的是收复在普法战争中被割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工业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3)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其附属国。
(4)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在西亚肢解土耳其帝国。
(5)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19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解析版).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2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解析版).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21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解析版).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解析版).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23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析版).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24 先秦儒家思想的形成及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析版).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27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解析版).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28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解析版).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29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解析版).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3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解析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