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 简述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基本史实。 2. 简单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3.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英国 法国 俄国 萨拉热窝 1914 1918 意大利 美国 1916 1.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援助。”(摘自1882年5月20日签订的《同盟条约》)这里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 ) A. 德国和奥匈帝国 B. 德国和俄国 C. 英国和奥匈帝国 D. 英国和俄国 A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其中“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中的“一国”是指( ) A. 英国 B. 奥匈帝国 C. 德国 D. 意大利 C 3. 课堂上小明、小华、小丽就萨拉热窝事件的性质展开辩论。小明说这是一次恐怖袭击;小华说这是一次捍卫民族利益的正义行动;小丽说它最大的影响是点燃了一战的导火线。老师评价他们从三个方面反映了这个事件。这三个方面是( ) A. 手段、目的、影响 B. 原因、过程、结果 C. 原因、结果、影响 D.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A 4.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分别是指( ) A. 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 B. 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 C. 巴尔干——三国同盟的形成 D. 意大利——三国协约的形成 A 5.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但是,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所折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B. 战争引起民族解放运动 C. 战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 D. 战争带来的灾难超乎人们预想 D 6. 下列示意图准确反映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对峙局面的是( ) A 7. 某同学的听课笔记中记载了以下信息:“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多万人,有‘绞肉机’之称。”据此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A. 凡尔登战役 B. 约克镇战役 C. 南京大屠杀 D. 萨拉托加战役 A 8.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反映了德国( ) A. 不满意当时本国领土的狭小 B. 要求重新分割世界的野心 C. 对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不满 D. 想称霸世界的野心 B 9. 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万—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战争结果给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创造了条件。”恩格斯的预言首先得到应验的是 ( ) A.普法战争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美国独立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D 10.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 A.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C.塞尔维亚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 D.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结果 B 11. 下图是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实力对比的示意图。它主要说明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 A. 美德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B. 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迅速 C. 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D. 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 12. 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下列哪一事件的发生?( ) A. 拿破仑执政 B. 萨拉热窝事件 C. 三国协约的形成 D. 奥匈帝国进攻塞尔维亚 B 13. 一位老兵回忆道:“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德国兵全给吓蒙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材料中提到的武器首次用于战争是在( ) A. 第一次鸦片战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甲午中日战争 C 14. 不但从欧洲历史的角度看,而且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作为一个历史转折点而惹人注目。下列关于一战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交战双方是德奥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 B.这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 C.战争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D.客观上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21张).ppt
- 2017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钢铁长城 (共38张).ppt
- 2017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钢铁长城.ppt
- 2017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ppt
- 2017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ppt
- 2017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课件 (共46张).ppt
- 2017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课件 (共15张).ppt
- 2017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共15张).ppt
- 2017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极品课件.ppt
- 2017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优质课件.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