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科技]第15章__糖类物质的发酵生产
第15章 糖类物质的发酵生产 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大类。 糖类是组成人体细胞不可缺少的成分,是提供热能的主要物质,约供给人体每天所需总热能的60%~70%,有时可超过80%。 糖类药物广义上指含有糖骨架的所有药物,包括寡糖、多糖、糖的衍生物。 20世纪50年代,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糖类由于具有无毒,生产周期短,不受其他外界条件影响,可生物降解,公害少,有特殊的生物活性等优点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20世纪末,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糖类药物成为高科技发展的新领域,如细菌多糖中的右旋糖酐、黄原胶、透明质酸、普鲁兰和真菌多糖中的香菇多糖、茯苓多糖等。 这些糖类具有很强的兔疫性、抗病毒等多种多样的生物医学功能,在医药、石油、化工、食品、保健等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15.1 右旋糖酐生产 1.右旋糖酐及其发展概况 右族糖酐是葡萄糖的聚合物——葡萄糖单元经脱水所所构成的高分子多糖化合物,又名葡聚糖,分子式为(C6H10O5)n。 自然界中,右旋糖酐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以及微生物所分泌的粘液中,是构成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肠膜明串珠菌、夹膜醋酸菌等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产生右旋糖酐。 1896年,发现制糖中产生的粘液真正成分是葡聚糖,因它溶于水,且具有强烈的右旋性,故称为右旋糖酐。 1961年,确定了多糖中具有对噬细胞活性有影响的活性成分为右旋糖酐,之后国内外开始了对有旋糖酐的生物活性和结构关系的大量研究。 1984年,右旋糖酐制成代血浆,获得专利,以后这种代血浆在欧洲和美洲等地逐渐发展成为工业化生产。 2.右旋糖酐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右旋糖酐主要是由D-吡喃式葡萄糖以α-1,6键相连接,形成长长的直链分子,也有以α-1,2、α-1,3、α-1,4键相连接形成支链。 随着微生物种类及生长条件的不同,右旋糖酐的分子结构也有所差别。 右旋糖酐分为直链和支链两种构型。 一般说的直链构型是指主链中有92%~97%的α-1,6键,而支链[α-D-(1→2)、α-D-(1→3)]则仅占极小比例。 右旋糖酐是一种白色、无嗅、无味、无定型的固体粉末;能溶于水,形成一种白色半透明的粘稠溶液,不溶于甲醇、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具有强烈的右旋性,[α]20D=+180°~l 200°,呈电中性。 在常温下或中性溶液中可稳定存在,加热后变为棕色块状物或分解,碱性溶液中其端基易被氧化,遇酸则水解,经异麦芽三糖、异麦芽二糖,最终生成葡萄糖。 其溶液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浅蓝色沉淀。 3.右旋糖酐的生产 (1)生产菌种:用于生产的大都为肠膜明串珠菌。采油工业用右旋糖酐产生菌有夹膜醋酸杆菌和粘稠醋酸杆菌等。右旋糖酐生产菌还有淡黄青霉、巨大芽孢杆菌、双叉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2)生产工艺:工业上主要以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右旋糖酐。菌种是肠膜明串珠菌,培养基以高浓度蔗糖为主,加少量蛋白胨和酵母粉及适量无机盐类。培养需氧量低,发酵温度25℃~28℃,培养16h~20 h。 发酵滤液用40%的酒精沉淀得粗酐,然后将粗酐溶于水,加酸水解,水解液用碱中和,加硅藻土、活性炭脱色压滤,滤液加酒精逐级沉淀,得到的沉淀右旋糖酐再溶于水,进入离子交换器除去阴、阳离子,减压浓缩除去酒精,喷雾干燥制成右旋糖酐产品。 右旋糖酐理论产率约为蔗糖的47%,实际生产中仅为20%~30%。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右旋糖酐,在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也不一样,相对分子质量愈大,溶解度愈小。根据此特性,进行划分处理,可分别得到中、低、小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右旋糖酐产品。 4.右旅糖酐的应用 (1)医药工业:右旋糖酐主要用作代血浆;与铁或钙制成复合物供缺铁或缺钙的病人服用;中相对分子质量右旋糖酐的排出较慢,作用时间可达6h,是外伤、大量失血时的急救用药;小分子及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改善体内微循环,消除血管内红细胞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及渗透利尿。 目前医药上用的右旋糖酐有中相对分子质量(70000)的右旋糖酐和低相对分子质量(40000)的右旋糖酐两种。 (2)食品工业:在饮料和糕点制作中,右旋糖酐主要充当稳定、保湿、增稠和增量剂;在浓糖浆或糖果的制造中,能够阻碍蔗糖的结晶。 (3)石油等工业:可作油井钻泥添加剂,加2%左右的右旋糖酐能刚止水分损失,有利于在井壁上形成薄层,且效果优于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在金属选矿中也有很重要应用价值。 15.2 黄原胶生产 1.黄原胶的结构和特性 又名黄单胞菌多糖、黄单胞菌胶、汉生胶、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胶,是微生物中产量最大的一种中性胞外水溶性粘多糖,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部北方研究室Jeanes等人从野油菜黄单胞菌NRRLB-1459中发现。 黄原胶由五糖单位重复构成,由以β-1,4糖苷键相连的葡萄糖构成,三个相连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