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5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习题一起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5年湖北部分重点高中联考)829年,日本记载:“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以斯不失其利。此间之民,素无此备,动若焦损,宜下仰民间,作备件器,以为农业之资,其以手转、以足踏、服牛回等,备随便宜。” 该记载( ) A.说明日本效法唐朝改革政治制度 B.证实唐代水车灌溉技术传入日本 C.彰显中日之间经济文化水平相当 D.体现出唐代农业自给自足的特点 1.B 解析:材料涉及的是农业灌溉工具——水车,没有涉及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日本记载唐代农业灌溉工具水车的用途,证实唐代水车灌溉技术传入日本,故B项正确;唐代时期中国经济水平高于日本,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灌溉工具,没有体现自给自足的特点,故D项错误。 B 2.在苏北农村流传着一首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 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C 2.C 解析:材料反映来了客人后,农村家庭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地招待,本质上反映了自给自足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3.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 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 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3.C 解析: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出土的省份,遍及南北,可知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 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 江苏 和林格尔 内蒙古 平陆枣园 山西 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东 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陕西 出土地点 出土省份 C 4.(2015年安徽江南十校期末)下面是封建社会实行的均田制示意图,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均田制始于隋唐 B.均田制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C.均田制保证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D.均田制下的农民必须对国家承担义务 4.D 解析:均田制最早实行的是北魏时期,故A项错误;均田制使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但杜绝不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故B项错误;均田制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后来土地兼并依然严重,并不能保证农民土地所有制,故C项错误;均田制还规定了赋税,也要对国家承担兵役和徭役,故D项正确。 D 5.(2015年湖南师大附中月考)钱穆说:“中国以农立国……往往以我日常用品易彼奇珍异玩,徒是引起国内之贫富不均,以及风俗之奢华。而于整个国民生计,无大补益。故对外战争,除防止侵略外,常无所利。”文中认为“常无所利”的根本原因是( ) A.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发达 B.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C.封建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 D.封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 5.B 解析: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从经营模式方面分析,不能体现材料中的“常无所利”,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导致对外战争常无所利的根源是国内贸易可自给,国外通商于国计民生无益,故B项正确;根本原因一般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故C、D两项错误。 B 6.《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下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主要反映出清代( )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B.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 C.铁农具与犁耕技术开始流行 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B 6.B 解析: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在唐代就出现了,排除A项;铁农具与犁耕技术开始流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完成的,D项说法错误。故选B项。 7.“探寻中国经济政策演变之路”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研究成果时,附了两幅描绘生产民俗的河北剪纸,借以说明中国古代的某种经济形态,同时他们还引用了与这一经济形态相对应的言论。这些言论不应包括( ) A.“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B.“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C.“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井盐耳” D.“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 7.D 解析:题目的图片是反映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反映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A、B、C三项言论符合,D项的言论属于鼓励工商业,故选D项。 D 8.元朝时期,我国农业史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蚕桑业生产趋于萎缩,主要原因是( ) A.元朝限制对外贸易,丝绸外贸停滞 B.蒙古贵族喜欢皮毛衣服,对国人产生巨大影响 C.元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年高考地理复习:1.1地球仪与地图.pptx
- 2018年高考地理复习:2.3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pptx
- 2018年高考地理复习:2.5气压带与风带.pptx
- 2018年高考地理复习:2.6常见天气系统.pptx
- 2018年高考地理复习:2.8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pptx
- 2018年高考地理复习:2.9大规模的海水运动.pptx
- 2018年高考地理复习:2.10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x
- 2018年高考地理复习:2.1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x
- 2018年高考地理复习:2.1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pptx
- 2018年高考地理复习:3.1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pptx
- 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必修一)经典习题:第11讲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ppt
- 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必修一)经典习题:第12讲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ppt
-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复习资料.doc
- 2018年高考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
-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提高选择题准确率的方法.doc
-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docx
-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主观题解题指导——原因、背景类.docx
-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主观题评价题解题思路分析.doc
- 2018年高考历史热点复习:海洋、海防和海权问题.ppt
-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28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