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计划]电工作业初训电子课件
第一章 概论 电气安全是电能生产、传送、计量过程中的一门专业技术。 第一节 电气安全的重要性 1.电力本具有看不见、摸不着、摸不得的特性。 2.如果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发生绝缘老化损坏或绝缘被击穿,就有可能使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意外带电。 3.误操作。 4.作业人员对设备不熟悉或检修不当引发事故。 5.设备保护装置不完善,安全防护不符合技术要求,有可能引发事故。 6.安全设施没有按规定做好,使用工具不符合要求,防护用品穿戴不符合要求,有可能造成事故。 7.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严格,电工作业人员岗位责任制,以及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容易发生事故。 第二节 电工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一、电工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电工须年满18岁,具有初中毕业及以上文化程度,经县级以上医院体检身体健康,精神正常,无妨碍电气工作的病症。以后每隔两年体检一次。 2.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且按职务和工作性质,熟悉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并经考试合格。 3.学会紧急救护法,首先要学会触电现场解救法和“心肺复苏”技术。 二、电工作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电工的培训、考核、发证 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理程序: 1.招用电工要求 2.培训 3.考核、发证 4.证书复审、补(换) 第二章 电工基础知识 第一节 直流电路 第二节 电磁感应和磁路 第三节 单相交流电路 第四节 三相交流电路 第五节 电子技术基本知识 第一节 直流电路 一、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二、基本物理量 三、欧姆定律 四、基尔霍夫定律 五、电路的连接 六、电功率、电能和电流的热效应 一、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直流电路就是能使电流流通的闭合回路,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负载、控制电器、保护装置熔断器及连接导线组成。 二、基本物理量 1.电流 电荷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2.电位与电压(电位差) ⑴电位差:两个带电物体或两点之间电位的差别称为电位差,习惯上称电压。 ⑵电动势:电源的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时所做的功叫做电源的电动势。 3.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力称为电阻 三、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反映电路中电压、电流与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 四、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所有流进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在任意一个闭合回路中,所有支路电阻上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电动势的代数和。 五、电路的连接 1.串联电路 ⑴电阻的串联:把几个电阻的头尾依次连接成一串。 ⑵电源的串联:电源的串联一般指的是电池的串联,电池的串联是把几个电池的正、负极相间的连接起来。 2.并联电路 ⑴电阻的并联:几个电阻并排地接到承受同一电压的两节点之间的连接。 ⑵电源的并联:把各电源的正极与正极、负极与负极分别相连接的连接。 3.混联电路 ⑴整理化简电路 ⑵根据电路的总电压、总电阻,计算出该电路总电流。 ⑶最后推算出各部分的电压降和电流等。 六、电功率、电能和电流的热效应 1.电功率:P=UI 2.电能 3.电流的热效应 第二节 电磁感应和磁路 一、磁的基本知识 磁铁具有吸铁的性质,称为磁性。 二、电流的磁效应、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三、电磁感应 四、自感、互感和涡流 第三节 单相交流电路 一、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二、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 三、交流电的表示法 四、单相交流电路 第四节 三相交流电路 一、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及其特点 二、三相电源的连接 1.星形连接 2.三角形连接 三、三相负载的连接 第五节 电子技术基本知识 一、半导体二极管 1.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2.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3.晶体二极管的粗测 4.整流电路 二、半导体三极管 1.三极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3.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三、可控硅(晶闸管) 第三章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第一节 绝缘 第二节 电气屏护 第三节 电气间距和安全距离 第四节 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流 第五节 漏电保护装置 第一节 绝缘 一、绝缘损坏 1.击穿 2.损伤 3.老化 二、绝缘指标 1.绝缘电阻 2.吸收比 3.耐压强度 4.泄漏电流 5.介质损耗 第二节 电气屏护 屏护装置及安全要求: 1.遮栏 2.栅栏 3.必要的信号装置和联锁装置 第三节 电气间距和安全距离 一、变压器间距 二、配电装置通道 三、用电设备间距 四、线路间距 五、检修间距 第四节 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流 一、人体允许电流 二、人体阻抗及其测定 三、安全电压 四、电源及回路配置 1.安全电源 2.回路配置 五、功能特低电压 第五节 漏电保护装置 一、漏电保护装置的分类 二、漏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三、漏电保护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四、漏电保护器的选用 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