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研究]8D report之撰写技巧与应用
Page Problem Solving Procedure Name:吳榮修 Tony Wu Department:P1T Date:95/06/01 8 Step / Discipline (Problem Solving Step) 步驟內容導引 與供應商、客戶或流程的上下游定義問題是什麼? 確認要進行改善的主題,包括決定是哪一個問題或區域需要集中來做改善活動的說明 與供應商、客戶或流程的上下游討論出一合理的、量化的改善達成目標 在決定改善問題,主題或區域的同時,要以客戶和公司的需求為第一考量 步驟內容導引 與供應商、客戶或流程的上下游,透過資料收集的方式的得到所有與主題相關的數據或現狀 將蒐集的數據或現狀資料,運用統計分析的手法,得到現實和期望之間的差距 步驟內容導引 利用QC 7 tools 或其他統計手法去找出原因並針對問題作出原因影響度的分析 圈選出影響度最大的問題來源/原因 針對所選出具有影響度最大的問題來源/原因去收集其相關性的數據,作為之後比較的依據 測試結果:1. 條件30℃/12hr下, L2減輕為L1 (30%) 2. 條件40℃/12hr下, L2減輕為L1 (80%以上) 步驟內容導引 評估並開發有潛力的對策: 可解決問題之主要原因 符合內外部客戶的要求 有利於降低成本 考慮有關在執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與有利的狀況,發展出一套具行動力的對策、計劃或改善方案,並設定對策導入日期 執行對策 步驟內容導引 確認所採行的對策的影響度,是否有效地降低了主要問題原因的發生 利用已設定好的基準去比較實施對策前後的不同 比較設定好的改善目標與實際所得到的改善效果,進行有效性確認 直接的、定量的、經過確認的效果和間接的、衍生的或無形的效果都要盡量列舉出 若是不滿意所得到的改善績效,則需再增加改善的對策,或是重回步驟一重新開始 步驟內容導引 效果確認之後,必須考慮效果確認的方法以及確認效果是否持續維持著 運用工具、方法或管理手法防範主要問題及原因的再發生 步驟內容導引 確定所發展的對策已成為日常必做的工作之一 創新/修正工作的流程 – 標準化流程 創新/修正規格化的標準 – 文件化流程 進行標準化教育- 針對已確認的標準化工作流程,重新教育員工所需要的知識及所做的意義 建立有時間性的查檢作業以確保運作對策的實際應用 水平展開 - 考慮是否有其他區域可做同樣的改善工作 步驟內容導引 把改善過程作全盤性的反省,評價,檢討優勢及弱勢 分析或評價明確殘留的問題或新發生的問題 把今後的計畫具體整理出來 定期查核,追蹤標準化的遵守狀況,是否有維持預計的效果 回覆和複習所學習到的經驗,建立lesson learned機制 N社電工PF品質改善 CIP report 基本資料Basic information 啟動日期:2002/09 Leader:田坂謙太郎 Team Member: 臼杵計記、小林 茂生、清水尚志、林漢唐、宋浩銍 ①粘著異物対策team:(鹿野)、(大田)、(谷岡)、(岡本) ②WV改善team:(東)、(溝入)、(穩地)、(清水) ③付著異物改善team:(塩沢)、(元廣)、[元廣]、(石田)、 (法正)、(阮哲偉)、[呂惠禎]、(陳建龍) AU : VQA Eng. 結案目標日期: 問題定義 /改善主題與目標設定Problem definition / Improvement subject Target setup 持續的品質改善計画(本次為2月份品質状况報告): 現狀分析 Fact Data Finding analysis 真因分析與驗證 Root cause analysis and verification 對策擬定與實施 Permanent corrective action 效果確認 Verification of effectiveness 防止再發 Recurrence prevention 標準化與認知 Standardization Recognition 殘餘與潛在問題 Remaining Potential problem Step 0 Step 1 1. 現状分析(異物分析結果) 2. 課題点之提出 3. 改善事項説明 a. (N社)起因mode b. Gray mode(黏著層異物) Step 2 責任比率推移 L1 L5 L3 Non(取樣失敗) NITTO, NG NITTO, OK Gray, NG Gray, OK AUO, NG AUO, OK L6 0% 20% 40% 60% 80% Sep 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