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新行为主义.ppt
西方心理学史 第七章 新行为主义 从早期行为主义到新行为主义 古斯里的接近联想行为主义 赫尔的逻辑行为主义 托儿曼的认知行为主义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第一节 从早期行为主义到新行为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 操作主义的影响 行为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 ? 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 ? 操作主义的影响 ? 行为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 华生的没有“心理”或无“头脑”的心理学 ?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特点: 不排除意识经验,承认有机体内部活动的作用,重视对动机和认知机制的研究,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 主张整体行为观,以改变华生局部性的分子行为观及将行为归结为肌肉运动的简单组合; 重视操作分析的客观方法,力图用科学操作使心理学术语客观化,摆脱那些不能进行客观观察或科学论证的问题。 第二节 古斯里的接近联想行为主义 学习心理学:刺激和反应的客观联结 学习定律:接近条件作用(刺激与反应的接近) 练习观:区分动作和活动,活动需要练习、动作不需 消退观:用“联结抑制”解释消退(或遗忘),提出三种消除已有联结的方法 强化观:用接近性条件作用解释强化和惩罚 动机观:动机就是刺激,动机提供了维持性刺激。 第三节 赫尔的逻辑行为主义 ? 心理学理论体系 研究对象:行为本身 研究方法:引入”假设-演绎“方法 学习理论:刺激-反应联结;接近和强化原则 行为原理:行为的动力、抑制和消退 ? 研究方法: ——将假设演绎法引入心理学研究中,并归纳出基本原则和方法: ? 先建立一套表述清晰的公设,并且对重要的术语下具体明确的”操作性“定义 ? 从建立的公设出发,用尽可能严密的逻辑演绎出一系列相互联结的、包括有关领域的重要具体现象的定理 ? 用实验方法对假设的结论加以检验,并在新观察到的事实、实验结果和理论的基础上不断修正 ? 证明该假设为真后,将其纳入科学体系中;若为伪,则无科学意义 ? 学习理论 学习的性质:刺激-反应的联结 ? 学习的基本条件: 接近原则: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强化原则: 初级强化 ? 强化 次级强化 ? 强化与习惯强度的函数关系: sHR(习惯强度)=1-10-0.0305n 习惯强度:指传入和传出神经冲动之间的动力关系 n :为强化的尝试次数 ? 行为原理 行为的动力 ? 内驱力:是一种有机体组织需要状态引起的刺激,是有机体一切行为反应的动力,其力量可由生物需要被剥夺的时间长短或所激起的行为的强度、力量等客观指标来加以确定。 ? 反应势能:一个已经习得的反应在一定刺激作用下发生的可能性。用公式表示为: SER = D ? SHR (SER表示反应势能;D表示内驱力; SHR表示习惯强度) ? 行为的抑制和消退 反应抑制(IR) 抑制 条件抑制(SIR) ? 赫尔“反应势能”公式演变: 第四节 托儿曼的认知行为主义 ? 简介:新行为主义的代表,目的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力图客观了解行为的目的性。对学习心理学有较大的贡献,提出整体行为模式和中介变量的概念,弥补华生古典行为主义的缺陷。并建构符号完形学习理论,亦成为认知心理学的先驱。 ? 心理学理论观点 整体行为学说 中介变量——决定行为的机体内部因素 学习理论:符号-格式塔模式 ? 整体行为学说 区分分子性行为和整体性行为 ? 分子性行为:指个体所表现的局部性动作,如声、光刺 激所引起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的反应。 ? 整体性行为:指个体所表现的大单元或整体性行为,如动物跑迷津、儿童上学、打球等行为。 整体行为特点: ?目的性: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总是设法获得或回避某些事物 ? 认知性:为实现目标,总是选择一定的途径和方式,这是以对途径和工具的认知为前提的 ? 最小努力原则:选择比较容易达到目的的途径和手段 ? 可教性:不是机械、固定的,而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 ? 中介变量——决定行为的机体内部因素 提出:托儿曼于1932年在《动物和人类的目的性行为》一书中首创 什么是中介变量? ——指介于刺激和反应之间因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内在变化过程。 ? 行为的最初原因(自变量)和行为本身(因变量)的关系: B=f x(S、P、 H 、T 、A) B-因变量(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章-餐饮概述.pptx
- 第一章第2讲-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和发展.ppt
- 第一节-幼儿教师.ppt
- 第一节-幼儿的营养卫生(一--三).ppt
- 第一节-民国教育方针与政策.ppt
- 第一节幼儿教师的角色.pptx
- 第一讲-幼儿园环境创设概述.ppt
- 第一讲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ppt
- 第一讲政策科学.ppt
- 第七章---掘进通风.pptx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