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 1 隋的兴亡 主备人: 审核人: 教
学
目
标 1隋朝的建立与国家的统一。
2隋开凿大运河的利弊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重点 重点掌握大运河的相关概况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难点 辩证的看待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影响。 教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备 注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隋唐时期的历史发展情况。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分裂,隋唐王朝从新恢复了中国统一的政局。隋朝虽然短暂,却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古代中国经历了前期的发展与磨难,在持续将近三个世纪的大唐王朝,如日中天,走向辉煌。此时的唐朝,国家统一,政治开明,民族融合,对外开放,科技、文化和教育都高度发展,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讲授新课:
(一)隋的统一(板书)
1、隋朝的建立
建立者杨坚
建立时间581年
定都长安
讲解: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国号隋,都城在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他在位时有两个年号:开皇和仁寿。国号隋来源于杨坚的父亲杨忠,他是北周的功臣封隋国公。杨坚是谁呢?
杨坚,出身于汉族军事贵族集团。他的女儿是北周的皇后。580年,北周宣帝死,年仅8岁的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581年,杨坚发动政变,废周静帝而自立,史称隋文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年号“开皇”。隋朝建立后,中原大地上只有陈朝能与之抗衡。隋文帝决心灭陈,他召集朝廷武官,商讨伐陈大计。以瞒天过海之计打败陈朝,不到四个月就将陈超拿下了,最终实现了历史上的又一次统一。隋朝能统一南北,结束中国历史自东晋十六国以来长达270多年的分裂。
为什么隋朝能够结束长期分裂,实现统一,它有什么样的条件呢?
2、隋朝的统一
条件(板书)
①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北经济发展
②南北长期对峙割据,人民迫切希望统一
③陈朝统治腐败
④隋朝的强大
讲解:隋朝之所以能统一南北,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1)主观原因是由于隋朝顺应了北方民族大融合趋势和南北经济发展的需要。
自东汉以来,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特别是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经过长期交往,在生活、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已基本上汉化了。南北政权的使者往来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这样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晋、南朝时,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而且也带去了中原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使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北朝自北魏以来,经济发展较快,南北边境上的民间贸易频繁,双方的官员也违禁互市牟利。南北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强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2)客观原因:①南北对峙使得广大人民深受割据战争之苦,负担着更为沉重的兵役、劳役和赋税,很多人流离失所,所以也迫切要求统一。
②同时盘踞南方的陈朝统治集团非常腐败。陈朝占有长江以南土地,在南朝几个王朝中疆域最小,国家统辖的户口200万,兵不过10万,以后主陈叔宝为首的陈朝统治集团非常腐败。陈后主本人“荒于酒色,不恤政事”。在他的统治下,库藏空虚,人民负担沉重,民怨沸腾。史载隋将韩擒虎渡江以后,江南父老“来谒军门,昼夜不绝”,说明陈朝已失去了民心。这一切,都为南北统一准备了客观条件。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3、隋的兴盛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确立科举制度。
下面我一起来学习纵贯南北的动脉。
(二)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1、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原因
1.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
2.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需要加强。
3.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
4.隋朝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讲解:
从政治上来说,是巩固隋朝政权的重要措施。开通运河可以加强江南地方和洛阳的联系,以便通过运河直达江淮,进一步控制江南地区。开通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可以大大缩短行程,加强对南方人民的统治。至于永济渠的开凿则是出于考虑征伐高丽的需要。
从经济上来说,当时中国的南方。经过六朝的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发,已成为繁富之地。而自古号称天府的关中。由于屡遭战乱,已经不能满足隋朝中央政府的需要,尤其京都长安粮食供应更是匮乏。因此急切需要转运南方的粮食、布帛。那么如何运转呢?陆路运费太高而且全靠人力、畜力,车轮又没有近代的轮胎。运输量小,水路和海运还不发达,又无贯通南北的自然河流。因此,打通江南通往中原的水道,解决南粮北运问题,便成了隋朝统治者的当务之急,也是广大人民的迫切需要。那么,利用旧河道开通运河是当时最好的办法。
隋炀帝贪恋江都的繁华,为了本人巡游享乐的动机也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3.2《友情价更高》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诚者自成》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诚者自成》习题(含答案).docx
-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2《以诚待人》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2《以诚待人》习题(含答案).docx
-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信任最珍贵》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6.2《学会尊重》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6.2《学会尊重》课件.pptx
-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6.2《学会尊重》习题(含答案).doc
-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祸患积于微》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的兴亡》课件(共14张).ppt
-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的兴亡》课件(共35张).ppt
-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的兴亡》课件.ppt
-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导学案.doc
-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共14张).ppt
-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共24张).ppt
-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ppt
-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优质课件.ppt
-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社会气象》课件(共17张).ppt
-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社会气象》课件(共18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