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 概 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国际上称日本脑炎。 乙型脑炎病毒引起 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 蚊虫叮咬传播 有严格的季节性,夏秋季流行,集中于7、8、9三个月,十岁以下儿童最易感染。 临床特点: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 可有后遗症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与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与鉴别 治疗及预后 预防 传染源 人畜共患的自然医源性疾病,人与许多动物可作为传染源。包括家畜、家禽和鸟类;其中猪(特别是幼猪)是主要传染源,猪的感染率可达100% 人不是重要传染源(病毒血症期5天) 传播途径 蚊虫叮咬: 蚊子是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国内传播乙脑病毒的蚊种有库蚊、伊蚊、按蚊等,三代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蚊虫感染乙脑病毒后不发病,但可带病毒越冬或经卵传代,成为乙脑病毒的长期宿主。 这就是传播乙脑的三带喙库蚊!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多呈隐性感染,只有少数人感染后得病呈显性感染; 感染后免疫力持久; 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流行特征 1、季节性:除热带地区全年散发外,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有严格的季节性,绝大多数病例集中在7、8、9三月,约占全年的80-90%。 2、地区性:东南亚地区为主,我国除新疆、西藏、青海、东北北部外,均有流行。★ 3、年龄结构变化:以往10岁以下儿童为主,占病人总数的80%以上,这是由于成人获得稳固的免疫力之故,近来发现发病年龄结构有从儿童转向成人到老年化的趋势,这与儿童普遍接种疫苗有关。 4、高度散发性:因隐性感染多,临床发病少,同一家庭中发生2例以上的病人极少。 发病机制 人 蚊虫叮咬 病毒进入人体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入血 病毒血症 血脑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 病原体:病毒的数量、毒力 人体:机体的免疫力、防御功能 免疫力强:隐性感染或轻型病例 免疫力低下: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病毒侵犯神经系统的程度,取决于病毒量和毒力,更取决于个体 免疫反应性,特别是血脑屏障是否健全。 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与前驱期:潜伏期为6-16天,前驱期一般为3天左右。主要表现有发热、头疼、呕吐、食欲减退、易激惹、嗜睡、呆滞等。 (二)极期:持续7天左右。表现有: ⑴高热:体温常达40℃以上,一般持续7-10天。发热越高,热程 越长,病情越重。 ⑵意识障碍:为本病主要表现,轻重不一,可表现为嗜睡、昏迷、定向力障碍。昏迷时间越早,越长,越深,则说明病情越严 重。意识障碍最早发生于病程的第1-2天,多见于3-8天。可持续1 周左右,重者常达一月以上。 ⑶惊厥或抽搐:是病情严重的表现,可由于高热、脑实质炎症、 脑水肿、脑缺氧、低钠性脑病所致。多见于病程的2-5天,患者可表 现为面部、眼部、口唇小抽动,随后出现肢体痉挛性抽搐或全身强 直性抽动,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患者均伴有意志障碍,重者可 发生呼衰。 ⑷呼吸衰竭:是本病主要死亡原因。多发生于频繁抽搐或深度昏 迷者。主要为中枢性呼衰;也可中枢性呼衰与外周性呼衰并存。前 者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及幅度不均,如呼吸浅表、双吸气、叹息 样呼吸、潮式呼吸等;后者通常由脊髓病变引起呼吸道痰阻、呼吸 肌麻痹、肺炎等所致。临床以呼吸困难为主。 ⑸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如出现脑 疝,可呈现昏迷加重或烦躁不安,瞳孔忽大忽小,对光反应迟钝。小儿可有前囟膨隆,视乳头水肿。 ⑹脑膜刺激征:常出现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 ⑺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由于病变轻重不同,发生部位不 同,故神经症状为多样性、可变性。 A,延髓受累→球麻痹→痰鸣、吞咽困难、呼吸障碍; B,前庭小脑受损→眼球震颤、瞳孔变化; C,锥体束病变→巴氏征阳性; D,植物神经受损→面红、多汗、二便失禁、尿储留; E,肢体瘫痪:见于重症患者,其特点为同时伴有意识障碍。 综上所述,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严重症状, 呼吸衰竭也是乙脑的主要死亡原因。 乙脑极期-昏迷,鼻饲 乙脑极期 高热昏迷 乙脑极期-高热、惊厥、昏迷 乙脑恢复期-扭转痉挛 乙脑恢复期-角弓反张 (三)恢复期:极期之后病人进入恢复期,体温开始下降,神经、精神症状逐渐好转,重症者可留有神志迟钝、痴呆、低热、失语、吞咽困难、瘫痪、扭转性痉挛等。经积极治疗大多数病人于6月内恢复。 (四)后遗症期:患病6月后如仍留有的精神神经症状者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