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一中高一晨读导报之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围场一中高一晨读导报之二

晨读导报 第2期 出版日期:2012、12、1 高一语文组编辑出版 资料遴选编辑:黄瑞坡 【司马迁】:纵观中国历史,不惮于死的文人自古有之,然为了理想而忍受尘世摧残的英雄却少有。司马迁是疏星中最耀眼的一颗。他以肉身的残缺修得了精神与著作的双重圆满,他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凭着一个文人的良心写下一部伟大的书,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包罗历史的傲慢与偏见、光荣和梦想,并从此领跑着中国文化。 【孙膑】:围魏救赵、田忌赛马,我们从成语中读你;身残志锐、胸罗兵甲,我们从历史中读你。你是一首无声的歌,流传千年仍气镇风云;你是一部无字的书,演绎着关于智慧的不老传说。 【项羽】:滚滚乌江东逝,汇成一段历史。公元前202年,一头雄狮在这里倒下,汉王朝从此抬起骄傲的脚步,一路奔跑。人杰鬼雄,英名千秋难慰一腔热血;拔山盖世,壮歌一曲尽抒万丈悲情。昔日霸王,英雄气未敛,本该东山再起,何言无面? 瞠目结舌 chēng 有的放矢 dì 半身不遂 suí 各奔前程 bèn 差强人意 chā 长篇累牍 dú 以升量石 dàn 矫揉造作 jiǎo 鹬蚌相争 yù bàng 差可告慰 chā 言简意赅 gāi 饮鸩止渴 zhèn 审时度势 duó 狷介之士 juàn 刚愎自用 bì 阿谀逢迎 ē yú 宵衣旰食 gàn 曲高和寡 hè 济济一堂 jǐ 长吁短叹 xū 直言贾祸 gǔ 绿林好汉 lù 负隅顽抗 yú 啧啧称奇 zé 间不容发 jiān fà 成语含义钥匙——误用成语口诀速记 1?颐指气使态度傲 2?未雨绸缪先准备 3?改弦更张制度变 4?改弦易辙态度变 5?出奇制胜不带宾 6?评头品足挑毛病 7?不绝如缕声细长 8?文不加点一气成 9?敬谢不敏婉推辞 10?屡试不爽都不错 11?无可厚非本有错 12?耸人听闻多夸大 1?、颐指气使: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2、?未雨绸缪: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3?、改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4?、改弦易辙:辙:车轮轧过的痕迹。琴换弦,车改道。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5、?出奇制胜:奇:奇兵,奇计;制:制服。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6?、评头品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7?、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8、?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9?、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10?、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的意思。易误解为“没有成功”。11?、无可厚非:厚:深重;非:非议,否定。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12、?耸人听闻:耸: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文化经典——《论语》名句 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读】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它吗?” 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读】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成语“成人之美”就出自于此章。这一章讲的是君子要成全他人的好事,不助长他人的错误。 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读】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成语“其身正,不令而行”讲的是居上位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学会——比喻 1、通感应首先看做比喻.通感,是通过比喻把作用于一种感觉器官的事物写成作用于另一感觉器官的事物。 现实生活的文字的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一弯寒月”等词语中,视觉、听觉、触觉构成了通感。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