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wu.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wu

应 用 真 菌 学 兀 旭 辉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环植学院 Xuhui_wu@126.com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二章 真菌概述(10学时) 第三章 大型真菌(6学时) 第四章 工业真菌(4学时) 第五章 生防真菌(4学时) 第六章 其它真菌(4学时) 参考资料 真菌学, 周与良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11. 真菌分类学, 邵力平等主编.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8. 植物病原真菌学, 张中义等主编.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10. 真菌学概论, [美]C. J. 阿历索保罗等主编, 余永年等译.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3, 7. 普通真菌学, 邢来君等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6. 植物病害真菌学, 陆家云主编.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11. 中国药用真菌生产与产品开发, 林树钱主编.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1. 食用菌生产技术手册, 陈德明主编.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 食用菌栽培学, 杨新美主编.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 菇菌生产技术全书, 陈士瑜主编.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2.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真菌与真菌学 第二节 真菌学研究历史 第三节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第四节 应用真菌及其研究概况 第一节 真菌(Fungi)与真菌学(Mycology) 一、真菌(Fungi) 植物学家下的定义: 没有根、茎、叶和叶绿素的低等植物 除真菌外还应包括细菌和粘菌 现代的植物学者和真菌学者认为真菌的定义如下: 真菌是具有真正细胞核、典型的营养体为丝状体,不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主要以吸收的方式获取养分,通过产生各类孢子进行繁殖的一类生物。 根据上述定义真菌具有下面5个特点:  ①细胞具有真正的细胞核,没有叶绿素;  ②通常营养体为分枝繁茂的丝状体,   菌丝呈顶端生长;  ③有硬的细胞壁,大多数真菌的壁为几丁质;  ④通过细胞壁吸收营养物质,分泌胞外酶降解不被吸   收的多聚物为简单化合物而吸收,是异养型;  ⑤一般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产生孢子延续后代。 二、真菌学(Mycology)   由蘑菇一词而来,希腊Perseus建立的Mycenae王国,Mycenae就是传说中的蘑菇。     从词源学讲,真菌学就是研究蘑菇。 第二节 真菌学研究历史  我国真菌学家余永年教授在论文《真菌学的二百五十年》中,将真菌学发展史分为4个阶段: 前真菌学阶段(B.C.5000-A.D.1700) 古真菌阶段(1701-1850) 近代真菌学阶段(1851-1950) 现代真菌学阶段(1951-现在)  在周与良和邢来君编著的《真菌学》一书中,依据余永年教授的历史划分而修改为3个时期。在邢来君和李明春编著的《普通真菌学》中也沿用了该3时期说: 古代真菌学时期( -1860) 近代真菌学时期(1860-1950) 现代真菌学时期(1951-至今) 古代真菌学时期( -1860) 中国在仰韶文化已大量采食蘑菇 公元前100-200年的《神农本草》有真菌作为药材的记载 英国的Ray(1684-1704)在其《植物史》中将94种真菌分为4组 Magnol(1689)首先以形态性状作为大型真菌分类基础 17世纪中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制成简单显微镜,真菌研究由大型真菌转入小型真菌 米奇里( P.A.Micheli, 1679-1737)意大利植物学家    首次借助显微镜对伞菌的菌褶及菌褶边缘存在隔胞(cystidium)进行了观察;1719年完成的植物新属,其中所命名的Mucor、Aspergillus等真菌属名一直沿用至今。他的工作为后来真菌分类学以及真菌形态学奠定了基础,被认为是真菌学建立的起点。 林奈(Carl Linnacus, 1707-1786),德国植物学家 双命名制(binomial system of nomenclature),同时也为真菌的命名奠定了基础。 他的名著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记载了被视为植物的真菌10个属,从此,开始对真菌以正式的命名。 佛里斯(Elias Magnus Fries, 1794-1878),瑞典人 被比作是“真菌学的林奈” 真菌系统(Systema Mycologicum)对真菌分类学发展具有重大的贡献 层菌(hymenomycetes)、核菌(pyrenomycetes) 近代真菌学时期(1860—1950) 狄巴利(Heinrich Anton de Bary, 18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