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整理】原子结构和离子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最新整理】原子结构和离子键

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互相靠近时,会使对方电子云变形,偏离球形分布。 离子在电场中产生诱导偶极的现象称为离子极化现象。 + - - - + + + - + - a. 离子极化现象 变形性:在带相反电荷离子的极化作用下,电子云发生变形的现象。 极化能力:作为外电场使其他异号离子的原子核和电子云发生相对偏移,从而使异号离子的电子云发生变形的作用。 (正离子极化能力强) (负离子变形性强) 故离子有二重性:变形性和极化能力。 离子极化和变形性规律 1) 阳离子的极化能力—决定于形成的电场强度 i)电荷↑ ,极化能力↑ ii)半径 ↓,极化能力 ↑ 如 Mg2+ Ca2+ Sr2+ Ba2+ ⅲ)不同电子组态的极化能力顺序 (当离子的r相近,q相同时) 8 9~17 2 , 18 , 18+2 如 Na+ 和 Cu2+ 例如 N 3-? O 2-? F- 2) 阴离子的变形性—决定于体积大小 ⅲ)离子电荷、半径相近时,离子电子构型影响: 8 9~17 18 , 18+2 ⅰ) 离子电荷相同时,半径越大,变形性越大 例如 I-? Br-? Cl-? F- ⅱ)离子半径相近时, 离子所带负电荷越多,变形性越大 例如 S 2- ? Cl- 说明: 由于正离子的极化作用使负离子的电子云变形,负离子的电子云被拉向两核之间,使两核间的电子云密度增大。导致离子键的百分数减少,共价键的百分数增大,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晶型也发生改变。 这种过渡则使得晶体颜色加深,热稳定性下降,物质的熔点、沸点降低,在水中的溶解性降低。 1) 引起晶型的改变(由于离子极化,使 r+ / r- 改变) 2) 影响物质的性质(由离子型向共价性过渡) 溶解度 ↓,晶体颜色加深,熔点 ↓,热稳定性↓ 离子极化的结果使离子晶体向分子晶体过渡。这种过渡则使得物质的熔点,沸点降低,在水中的溶解性降低。 小结: * * * 玻耳的描述: 电子环绕原子核运动。 电子源发射一个物质波。 哥本哈根学派争论纷纷。玻耳的描述具有部分的合理性,原因:描述方法不适当。 挪威的滑雪节、孤独的海森堡、测不准关系的诞生。 * H 37 He 122 Li 156 Be 105 B 88 C 77 N 71 O 66 F 64 Ne 160 Na 186 Mg 160 Al 143 Si 117 P 111 S 104 Cl 99 Ar 191 K 231 Ca 197 Sc 161 Ti 145 V 132 Cr 125 Mn 124 Fe 124 Co 125 Ni 125 Cu 128 Zn 133 Ga 122 Ge 122 As 121 Se 117 Br 114 Kr 198 Rb 248 Sr 215 Y 181 Zr 160 Nb 143 Mo 136 Tc 136 Ru 133 Rh 132 Pd 138 Ag 144 Cd 149 In 163 Sn 141 Sb 141 Te 137 I 133 Xe 217 Cs 265 Ba 217 Lu 173 Hf 159 Ta 143 W 137 Re 137 Os 134 Ir 136 Pt 139 Au 144 Hg 160 Ti 170 Pb 175 Bi 155 Po 153 At 145 Rn 214 La 187 Ce 183 Pr 182 Nd 181 Pm 181 Sm 180 Eu 199 Gd 179 Tb 176 Dy 175 Ho 174 Er 173 Tm 173 Yb 194 Lu 172 镧系元素 元素的原子半径/pm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 原子半径 小 主族 大 副族 略增 先略减再略增 大 小 二、原子的电离能 电离能指气态原子在基态时失去电子变为气态阳离子所需的能量。通常用1mol气态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所需的能量。 Mg(g) - e- → Mg+(g) I1=738kJ·mol-1 Mg+(g) - e- → Mg2+(g) I2=1451kJ·mol-1 一般:I 1 I2 I3 I4 电离能用来衡量气态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电离能越小,原子越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电离能越大,原子越难失去电子。 电离能的大小只要取决于原子的有效核电荷、原子半径以及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电离能的变化—失电子能力 同一周期:电离能最低的是碱金属,越往右电离能越大。 同一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越易失电子,电离能越小。 稀有气体具有最高电离能。 三、原子的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