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5.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课件.pptVIP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5.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 珍惜特殊保护 第15课 远离“高压线” 犯罪皆有因 (1)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哪些特点? (2)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3)这个案件对于我们避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有什么启示? 理性思考   案例一:15岁的初中生小洁,喜欢与人交往,爱吃零食。在社会青年的金钱诱惑下,小洁多次向他们提供学校“有钱”学生的相关信息,为他们实施抢劫和敲诈勒索作内应,因此走上了犯罪道路。   案例二:初中生小易被同学小丁欺负,17岁的小贾为小易出气,拿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捅向小丁,造成小丁轻伤。事后,小贾家长积极赔偿小丁医疗费等32000元,并取得对方的谅解。最后法院依法以寻衅滋事罪判处小贾有期徒刑9个月。 思考: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哪些特点? 犯罪皆有因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冲动性   外部原因:家庭教育失当、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学校教育缺失等。   内部原因:未成年人自身可能存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模糊,法制意识淡薄,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差等问题。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张某16岁,在他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就经常从工厂里偷偷往家里拿东西,还会把张某叫到工厂,把东西悄悄装在他的书包里让他带回家。受父亲的影响,张某经常把别人的东西“拣”回家。渐渐地,他的胆子越来越大,仅两年时间就作案20多起,涉案金额达3万元,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上梁不正下梁歪”,张某失足,罪在其父。   “从小偷针长大偷金”,张某失足,责在自身。 思考与辩论   某市检察院开展“法庭进校园”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校园里设立模拟法庭,选择典型案件到校园开庭审理。   该市检察院“知心姐姐热线”自1995年开通以来,认真开展咨询救助、全程帮教和犯罪预防等工作,为众多青少年和家长提供了帮助。 防范于未然   某学校积极开展“以案说法”“法律辩论赛”活动,聘请法治副校长,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开设“法治教育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法治教育基地等,进行预防犯罪教育。   有学生认为:“这类活动意义不大,还不如把时间省下来让我们完成作业。”请谈谈你的看法。 合作交流   王某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对他的各种要求都尽力满足。每次王某犯了错,家长都通过各种途径为他开脱。在父母的骄纵放任下,王某逐渐养成了专横跋扈、爱慕虚荣、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的坏毛病。在王某的眼里,所有的东西得来都很容易,他不知道什么是责任,缺乏自我约束意识。   未满 18 周岁的王某经常出入酒吧,后因伙同他人实施犯罪被告上了法庭。而其家长将王某犯罪归结为社会环境恶劣和交友不慎。 思考: 1.父母满足子女的各种要求是爱还是害? 2.未成年人加强自身修养对预防犯罪有何重要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