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学]东南大学半导体器件原理与工艺1
多晶硅的氧化 未掺杂多晶硅的氧化 氧化层的缺陷 表面缺陷: 斑点、白雾、发花、裂纹 体内缺陷: 针孔、氧化层错 氧化诱生堆垛层错 氧化过程?产生自填隙硅原子?集中并延伸?OSF * * * 热氧化原理 反应方程: Si(固体)+O2(气体)?SiO2 Deal-Grove 模型 Deal-Grove 模型 tsl :Boundary layer thickness k: Boltzmann constant Pg : Partial pressure of O2 hg: mass transfer caefficient tox : oxide thickness 留在大气层中的气流 第二个流量: 第三个流量: J3 = ksCi J1= J2 = J3 Deal-Grove 模型 利用Henry定律 Co=H ? Ps =H ? (kT ? Cs) Henry常数 Deal-Grove 模型 界面流量除以单位体积SiO2的氧分子数, 得到生长速率: 初始氧化层厚度为t0 Linear and Parabolic Rate Coefficients (B/A : linear rate coeff ) (B=parabolic rate coeff ) 氧化层足够薄时: 氧化层足够厚时: 热氧化 热氧化 含Cl氧化 氧化过程中加入少量的HCl 或TCE(三氯乙烯) 减少金属沾污 改进Si/SiO2界面性能 Cl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初始阶段的氧化 Deal-Grove模型严重低估了薄氧化层厚度 多种模型解释薄氧化特性 表面电场 薄氧层微孔 应力 氧在氧化层中的溶解度增加 氧化中消耗硅的厚度 硅表面形貌对Xi的影响 热氧化的影响因素 温度 气氛(干氧、水汽、HCl) 压力 晶向 掺杂 高压氧化 对给定的氧化速率,压力增加,温度可降低 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氧化时间可缩短 高掺杂效应 900oC下干氧速率是掺杂浓度的函数 晶向的影响 氧化界面的TEM图 SiO2结构 以掺入P5+为例: P5+通常是以P2O5的形式进入SiO2网络,P将替代Si的位置,形成P-O四面体。 Si--O四面体 P2O5 2(PO2)++[O=] SiO2特性 厚度测量 形成台阶 光学比色 椭圆偏振光 干涉法 击穿场强~12MV/cm 颜色 氧化层厚度(?10-8cm)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第四周期 灰色 100 黄褐色 300 蓝色 800 紫色 1000 2750 4650 6500 深蓝色 1500 3000 4900 6800 绿色 1850 3300 5200 7200 黄色 2100 3700 5600 7500 橙色 2250 4000 6000 红色 2500 4300 6500 二氧化硅颜色厚度对照表 SiO2特性 CV测试氧化层电荷 氧化层电荷测量 局部氧化 隐埋氧化层 掺杂影响 掺杂影响 四种可能 掺杂影响 掺杂影响 掺杂影响 半导体器件原理与工艺 半导体器件原理与工艺 秦明 东南大学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Tel:025ext.8809 Email:mqin@seu.edu.cn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微电子制造科学原理与工程技术(第二版) Stephen A. Campbell, 电子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微加工导论 Sami Franssila,电子工业出版社 硅微机械加工技术 黄庆安, 科学出版社 半导体加工工艺 概述 半导体衬底 热氧化 扩散 离子注入 光刻 刻蚀 薄膜淀积:物理和化学 CMOS 半导体加工工艺概述 上世纪40年代发明的晶体管及随后发明的集成电路,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 微电子的发展 半导体加工概述 Moore定律 “Component counts per unit area doubles every two years” Feature size reduction enables the increase of complexity. 半导体加工概述 半导体加工概述 半导体加工概述 半导体加工概述 半导体加工工艺原理 概述 半导体衬底 热氧化 扩散 离子注入 光刻 刻蚀 薄膜淀积 CMOS 半导体衬底 硅是目前半导体中用的最多的一种衬底材料 每年生产约1.5亿片,总面积约3~4km2 硅的性能 屈服强度 7x109 N/m2 弹性模量 1.9x1011 N/m2 密度 2.3 g/cm3 热导率 1.57 Wcm-1°C-1 热膨胀系数 2.33x10-6 °C-1 电阻率(P) n-型 1 - 50 ?.cm 电阻率(Sb) n-型0.00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必修一 1.1质点与参考系.pptx VIP
-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项目教程(华为eNSP模拟器版)全册电子课件汇总.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7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新版教材).pptx
- DM.05 ×× U9 ERP项目-项目日报-年月日.docx VIP
- DM.01 ×× U9 ERP项目-项目章程.pptx VIP
- (含六套期末试卷)七年级下册地理精品学案:第2课时复杂的气候.doc VIP
- DM.18 ×× U9 ERP项目-阶段汇报.pptx VIP
- DM.16.01 ××U9 ERP项目培训计划书.docx VIP
- 标准图集-03J601-2 木门窗(部品集成式).pdf VIP
- 2025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