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月球-中国供应商.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奔向月球-中国供应商

奔 向月 球 FLY  TO  MOON  顾 问:栾恩杰 孙家栋 孙来燕 欧阳自远 主 编:吴伟仁 副主编:罗 格 高 巍 蒋宇平 编 委: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一然 邓宁丰 石 磊 田玉龙 朱毅麟 杨维廉 李春来 张 熇 张秀忠 张良瑞 邹永廖 郝希凡 胡 浩 崔平远 富向东 褚桂柏 编辑部:李天春 张莉敏 许 平 江绍东 苏 敏 序 序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从诞生之时就万古不息地陪伴 着人类的蓝色家园——地球。每到夜晚,仰望星空,一轮皎洁的 明月洒下柔和的银光,引发了人们无尽的遐想……探索月球,探 索星空,探索未知世界,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美好的愿望和不懈的 追求。这种求知与探索,伴随着人类的成长,是人类社会持续发 展的动力。 人类对月球的探测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40 多年来,人类 向月球发射的50多颗探测器成功抵达月球或月球附近,6艘载人 登月飞船携带 12名航天员登上了月球, 人类在月球科学和月球探 测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尽管如此,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仅是刚 刚开始,有许多领域需要持续深入地探索,有许多知识需要进一 步地深化研究。在经历了 1959-1976年第一次探月高潮之后,世 纪之交, 人类的探月活动迎来了第二次高潮, 重返月球,开展更深 入的月球科学探测甚至建设月球基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航天国 家的共识。 古往今来,华夏民族对美丽的月亮给予了诗意的赞美和丰富 的遐想,人们心中的月亮,融入了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嫦 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月下老人牵红线的美丽传说家喻 户晓;李白、苏轼等大诗人脍炙人口的咏月诗篇,抒发了多少华 夏子孙的浪漫豪情;华夏各民族古老淳朴的民俗民风也融会了灿 烂的月球文化,而远古的 “奔月”传说更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中华民族的祖先很早就开始观测和记录月球的变化,我国人 民对探索月球的奥秘有着矢志不渝的追求,21世纪探月也成为我 国科学家的重大责任。在我国规划中长期科技发展蓝图之际,党 中央、国务院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发展的需要,高 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地作出了实施绕月探测工程的重大决定。 序 Ⅰ 奔 向月 球 FLY  TO  MOON  中华民族千年的 “奔月”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实施以 “嫦娥”命名的探月工程具有重大意义,它是继发射地球卫星、突破载人航 天技术之后,我国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是我国实现深空探测 “零 的突破”的标志性工程;实施这一重大工程,是推动我国航天事业持续、创新发展的重 大举措;也是维护我国应有的月球权益,扩大我国在全球的政治影响,增强空间竞争力 的必然选择。开展月球探测必将极大地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提 高民族凝聚力,提升我国高新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同时,嫦娥工程还将为人类深入认 识月球以及地球和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作出贡献。 探月工程始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探月工 程都作出了重要指示。 2005年2月,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