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渭易图明辨之论辨脉络及经典诠释.PDFVIP

胡渭易图明辨之论辨脉络及经典诠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渭易图明辨之论辨脉络及经典诠释

臺大中文學報 第五十四期   年 月 頁 2016 9 159 ~ 222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胡渭《易圖明辨》 之論辨脈絡及經典詮釋 羅 聖 堡* 提  要 胡渭(字胐明,1633-1714)《易圖明辨》為清初《易》學之名著。關於 此書的學術史涵義,近代學者多從乾嘉漢學的角度,論其廓清舊說的價值,間 接造成新學術的興起。本文則就學者個人的學術背景,《易圖明辨》之論辨特 色,與其蘊含之經典詮釋,分析胐明的歷史定位。胐明生平主要是於徐乾學 ( )幕府從事研究工作,徐乾學和納蘭性德編纂之《通志堂經解》, 1631-1694 輯錄多種異於朱子學的《易》類論著,這導致圖書《易》學之學術公案,重新 成為焦點問題。胐明與幕友徐善(1634-1691)的相關討論,是《易圖明辨》 的撰作成因。析論全書的主要觀點,胐明認為,「河圖」、「洛書」可追溯至 漢代流行之五行、九宮說;「先天圖」則與東漢以降之《參同契》或道教內丹 學有關。對此,胐明的批評有所不同。他以五行、九宮、「河圖」、「洛書」 為誤,但將《參同契》、內丹詮《易》、「先天圖.圓圖」視為《易》外別傳, 部份接受《易》圖學說。另一方面,探賾《易圖明辨》之《易》學思想,《周 本文於 收稿, 審查通過。 104.09.29 105.05.18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 DOI:10.6281/NTUCL.2016.09.54.04 • • 1 160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易本義》釋〈繫辭傳〉「太極」、「兩儀」、「四象」、「八卦」諸語,兼有 畫卦、揲蓍兩義,胐明反對畫卦之義,但取朱子揲蓍之法,重新詮釋經典內容; 其對納甲圖說的討論,更是根據朱子說來考定舊圖、另作新詮。歸納全書的學 說特徵,考辨「河圖」、「洛書」的部份,兼及批評漢代學說;在考辨「先天 圖」與經典詮釋當中,實有接受朱子學之處。藉此判定《易圖明辨》的學術史 涵義,胐明《易》學的歷史定位,當以過渡學者的特色為主。 關鍵詞 :河圖、洛書、徐善、通志堂經解、揲蓍 • • 2 The Argument Context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s of Hu Wei’s Clear Recognition of the Diagrams in the Book of Changes Lo Sheng-Pao* Abstract A Clear Recognition of the Diagrams in the Book of Changes by Hu Wei is a famous study of the Book of Change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Modern scholars evaluate A Clear Recognition as an indirect cause of the rise of new academics.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historical role by examining Hu’s academic career and A Clear Recognition ’s argument features and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Compiled by Xu Qian-Xue and Na-Lan Xing-De, the Commentaries of Chinese Classics from t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