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7-二甲基香豆素
4,7-二甲基香豆素的合成
实验目的与原理?
1.2 实验原理
香豆素,又名1,2-苯并吡喃酮,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特别是在被子植物如伞形科,芸香科,豆科,菊科,瑞香课等科中多见,其香型为香辣型,表现为甜而有香茅草的香气,常用作定香剂,用于紫罗兰、素心兰、葵花、兰花等香型的日用化妆品及香皂中,也用作饮料、食品、香烟、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等的加香剂。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它的抗病毒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引起国内外化学工作者和药物工作者的关注。
反应方程:
该反应投料时保持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下进行,反应过程中保持室温搅拌反应12小时。该反应属于w 反应。该反应温度控制是关键。
2、实验材料?实验步骤与
3.2实验步骤及现象
步骤 现象 备注 1. 4,7-二甲基香豆素的粗制
用冰盐浴将60mL浓硫酸冷却至零摄氏度以下,将其放置于150mL三口瓶中,搅拌下滴加间甲酚(30mL,0.29mol)和乙酰乙酸乙酯(26.4mL,0.21mol)的混合物于三口瓶中,控制温度不超过十摄氏度,加毕室温搅拌12小时。反应完全后将其倒入冰水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后抽滤,水洗得粗品。
混合物呈现浅黄色;
滴加过程溶液呈油状并由浅黄色逐渐变为橙黄色;
置于冰水混合物中出现白色悬浊液,抽滤得略显黄色的白色固体。
混合物呈现间甲酚的颜色
因为反应生成的香豆素不溶于水且熔点较高 2. 4,7-二甲基香豆素的精制
粗品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白色针状晶体并烘干
白色针状晶体 3.称量及熔点的测定 产品质量:13.0687g
初 熔:131.4℃
终 熔:132.6℃ 4、实验结果?香豆素紫外光谱特征:???苯环吸收:274nm ????-吡喃酮环吸收:311nm ????母核上引入烷基,影响很小 ????母核上引入含氧基团,最大吸收红移 ????7-OH、7-OCH3或7--D-OGlc:217nm,315-330nm强吸收。 ?
由于学校仪器无法打印谱图,故无附上谱图。
4.2红外图谱
香豆素红外光谱特征: ????芳环1500-1600 吡喃酮:1700-1750 (羰基)3025-3175 (2-3 个弱至中等强度的C-H伸缩振动吸收峰)?1600-1650 (1-3个较强峰)
?5、讨论
1、制4,7-二甲基香豆素有何用途
用作定香剂,用于紫罗兰、素心兰、葵花、兰花等香型的日用化妆品及香皂中,也用作饮料、食品、香烟、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等的加香剂。
2、为什么滴加完混合液要搅拌12小时
为了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并反应,提高反应产率
3、实验流程图
4、参考文献
马德强.化学百科全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周成栋,谢网龙,林富钦.香豆素合成工艺的改进,应用化学.1992
分析化学手册
有机分子结构光谱鉴定
6、结论
4,7-二甲基香豆素的合成,按以上方法合成,反应产率较高步骤简单但反应时间过长,可以加入吡啶类化合物做催化剂或用微波催化反应。
本实验结果所得数据与参考文献数据基本相符。
所的产品为白色针状晶体,有刺激性香味,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测定为目标产物4,7-二甲基香豆素。
反应完全后将其倒入冰水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后抽滤,水洗得粗品。
将粗品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白色针状晶体并烘干。
冰盐浴将60mL浓硫酸冷却至零摄氏度以下放置于150mL三口瓶中
搅拌下滴加间甲酚(30mL,0.29mol)和乙酰乙酸乙酯(26.4mL,0.21mol)的混合物于三口瓶
控制温度不超过十摄氏度,加毕室温搅拌12小时
称量及熔点的测定及红外光谱测定、紫外光谱测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职入学考试英语复习指导丛书—语法专项训练教学课件(第四章数词).pptx VIP
-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课标版).pptx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小区监控系统设计方案.pptx VIP
- 丹方模拟器1.32(新增龙宫草药)(1).xlsx VIP
- 等一朵花开读书分享PPT.pptx VIP
- 2012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SSC)..doc VIP
- 【免费】小学一年级数学“凑十法”练习题100道 .pdf VIP
- 幼儿园装修工程实施方案(模板范文).docx
- 高中物理必修二学历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