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幸福研究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研究]幸福研究资料

关于幸福指数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转) 0人 分享此文 作者:刘正山 发表:2011-08-12  HYPERLINK javascript:AddToFavorite(); \o 将本页加入浏览器收藏夹 加入收藏??  HYPERLINK /articlesend-96749.html \o 通过邮件把本文发送给朋友 \t _blank 电邮给朋友??  HYPERLINK /printhbr-96749.html \o 打印本篇文章 \t _blank 打印文章??  HYPERLINK mailto:service@ \o 通过邮件联系编辑 写信给编辑 ?? 推荐度: 关于幸福指数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转) 关于幸福指数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来源:《兵团经济研究》 作者:曹建飞发布时间:2011-08-11 ?  两会期间,“幸福指数”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GDP减速,幸福提速”在中国已成燎原之势,在各地已经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幸福”处处可见。新近公布的北京市的“十二五”规划要求“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广东则在各省市中率先提出“建设幸福广东”,并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庆则提出到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城镇居民收入增长75%”,并率先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的调控写入规划,并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其他地区类似“幸福”承诺更是层出不穷。虽然“幸福指数”和“幸福”已经成为现在一个热度很高的词,但是,相当多的人仍然对“幸福指数”的涵义及“幸福指数”的测评体系,应该包括哪些指标依然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观点作一个简单的综述。   一、幸福指数的研究综述   对于幸福的理解,古今中外的圣哲先贤均有精辟论述。中国《尚书》中有五福之说:“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灵魂的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但是关于幸福的评价计算方式却出现在近代。最早提出幸福指数概念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主萨谬尔森,他认为幸福=效用/欲望。最早使“幸福指数”这一概念量化成为指标体系的是南亚国家,70年代,南亚小国不丹国王提出了国民幸福总值(GNF)概念,认为国家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以实现幸福为目标,将环保和传统文化保护置于经济发展之上,把实现大众幸福作为政府的首要目标。它是世界上唯一用GNF(国民幸福总值)代替GNP(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发展成效的国家。1990年末,美国宾州大学马丁·塞利曼创建积极心理学,设计了幸福方程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2002年,英国首相布莱尔邀请了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莱亚德给战略智囊作“幸福政治”讲座,并尝试建立一种与GDP数据类似的统计体系。同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内和经济学家教授艾伦·克鲁格也致力提出建立“国民幸福指数”。卡内曼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他的研究把对幸福学的研究推向了高潮。近年来,发达国家都开始了进行国民幸福指数研究,进而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国民幸福指数。美国的世界价值研究机构称之“幸福指数”,英国则称之“国民发展指数”(MDP),日本则称之“国民生活快乐指数”(GNC)。在两会召开前的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将“幸福”解读为“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其实,早在2006年,国家统计局就曾表态将把“幸福指数”和“社会和谐指数”纳为新的统计内容。同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耶鲁大学演说中也明确提出“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从2009年底开始,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领导的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已经致力于“中国人幸福观调查”。   我国对幸福学的相关研究明显要落后于西方,幸福感问题成为我国学术理论界与社会实践领域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从总体来看,当前的学术研究多数还停留在对幸福、幸福感以及幸福指数本身的理论探讨层面,在实践方面的探索正处在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中国关于幸福指数的研究,无论是文献还是专家还比较少。国内最早的幸福指数出现是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向会议提交的一份题为《落实“以人为本”,核算“国民幸福指数”》的提案;邢占军博士最早对我国幸福指数作量化研究,他编制出了针对我国国民的《中国民众主观幸福感测量表》来测度国民幸福指数;对于幸福指数量化测评具有代表性还有刘正山的《国民幸福指数》、乐正的《个人幸福测量表》、周四军,庄成杰的《基于距离综合评价法的我国国民幸福指数NHI测评》和蔺丰奇的《新坐标-国民幸福指数》等。中国发表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