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ProfessorMilesTaylorInstituteofHistorical.DOCVIP

英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ProfessorMilesTaylorInstituteofHistorical.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ProfessorMilesTaylorInstituteofHistorical

英國與第一次工業革命 Professor Miles Taylor,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London, UK (演講大綱) 前言:是擺脫束縛的普羅米修斯嗎? 十八世紀後期常和革命的觀念緊密結合,政治上 1789年法國大革命及差不多同一時間英國所領導的工業革命,這樣的概念終究為歐洲其他區域及美洲複製並模仿。事實上,英國『工業革命』一詞是由1884年的Arnold Toynbee所提出的,是基於他對法國不斷以他們的『革命』來拍胸脯的驕傲感到厭煩,或許法國改變了政治世界,但英國也是第一個工業國家。我們所了解的現代世界,是以出現新的經濟秩序這樣的圖像,那些詮釋十八世紀後期的保守派歷史學家和馬克斯派的學家都同意的事實,強而有力的被形塑著,直到1980年代初期。 然而,自1980年代起,歷史學家以新的統計資料,比較的觀點以及以社會和文化史的洞察,對於十八和十九世紀英國和歐洲的經濟成長有了更廣泛的修訂。不再講工業『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而是代之以『緩慢的經濟成長』,『勤勞的革命』或『工業的進化』,現在工業革命一詞反而變得很模糊。 今天的演講,我會由以下這三個面相1. 科技改變的範圍 2. 人口增加 3. 十八世紀的商業成長,來概述關於工業化的修正主義觀點。但是身為歷史學家,我們除了必須試著推翻之外,還要有所建設,我會在演講的最後,討論發生在十八世紀直到現在依然是可靠的某些經濟上根本的改變。 是機器的時代嗎? 讓我們從英國開始談論,不只是因為英國常常被當作是第一個為工業革命鋪路的國家,同時也是因為那些衡量她經濟表現的資料,總是優於其他的國家。英國到何種程度被視為第一個工業國家的聲譽?這個答案根基於以下三個因素,(1)時機(2)技術的發明,特別是資本貨物(capital goods) 如機械和工廠,(3)快速的人口成長。英國十八世紀後期修正的大部份經濟指標,都根本上拒絕了1780年代工業起飛(industrial take-off)的觀念。我們現在知道經濟成長的主要指標,每個人GNP在整個18世紀都很穩定的成長,只有在1820 年後,才有真正急劇的起飛。 如果我們來看固定資本組成的比例(rates of fixed capital formation),即企業家願意冒險投資工廠的數量,機械(裝置設備及維持都是很貴的,但長期投資會得到利潤)就可以更細緻的瞭解這樣事實。再者,1970年時修正的估計值也意指1830年以後,投入了製造業經濟的資本部門的資金是多於生產的經營成本,即工資、交通等。換句話說,英國是在維多利亞時代(Victorian times)真正成為一個資本主義的經濟,而不是那之前的50年。這主要受到鐵路發展的刺激,特別在1830及1840年間受到鼓勵的透過合股銀行的投機性投資。 因此,把工業革命當作紡織工廠時代的普遍印象,把我們引入了歧途--布萊克的『黑暗惡魔的工廠』,出自他的詩--耶路撒冷(1804)-伴隨著18世紀經濟成長與機械時代的到來,破壞教區的田園景觀等等…。現在我們知道機械並沒有在18世紀讓經濟改變—沒有取代技術的勞工,要求更大的耕地,把工作地方轉變成為一個自動聚集的生產線等。其實不是這種情況,若思考蒸氣引擎成為工業革命的象徵,它在1712年就發明了,到1800年時,在英國僅有1500架機器在使用,並且不是在我們所認為的紡織工廠,而是為積水的礦坑抽水所用,在比較少的狀況下,是當作運轉水力的補充設備。 同樣的故事在法國和比利時都有,蒸氣引擎被視為不可靠的設備,因為它常常爆炸,要花很多錢去修補,所以不值得冒這個險。想反的,製造業經濟的成長帶動發展比較小、手提的、有彈性的、更重要的是由手來控制的新機器的發明,像珍妮紡紗機、紡紗織布機、動力織布機、來自法國的Jacquard織布機等等。並沒有工業工廠(industrial factories)支配生產的形式。到1841年,英國僅有1/10的棉紡織工廠,僱用超過100人勞工,即使是到了1871年,英國製造業的平均編制也少於10個雇工。但諷刺的是,18世紀若有大的工廠的話,則是傾向國家所經營的如砲彈工廠(在Venice, Woolwich等地)、碼頭造船工廠(Chatham, St P)、鐵工廠等以供應軍事設備需要,如同普魯士的西里西亞一樣。 取代過去所稱的『機械的時代』、『蒸汽時代』或『工廠時代』,現在的歷史學家更強調十八,十九世紀歐洲技術工人和工匠的生產。在大部份的區域,經濟的成長是沿著百年以來的同樣路線發展,如:小型家族企業,利用『外包工』和『分包商』,和內部工廠工人一樣多,這些熟練的手工工人,都受到學徒制與行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