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剂学 -艾草
理气血 逐寒湿 温经络 止血安胎 1.艾炷的制作 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 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 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 2. 艾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 3.间隔物的制作 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鲜姜、蒜洗净后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 1、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2.间接灸 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盐灸等。 3.温针灸 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4. 温灸器灸 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 保健灸最主要的几个艾灸部位 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四大总穴之一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 命门:为督脉经穴 神阙、气海与关元:为任脉经穴 制作方法 取0.5千克细软熟艾,用布缝成一个15厘米×25厘米的艾袋 疗效 对于中老年人丹田气冷、脐腹冷痛苦,或妇女小腹绵绵隐痛、寒性痛经、月经不调者将艾袋兜其脐腹,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 艾属菊科植物,生长于路旁、草地、荒野,产于河南汤阳的称”北艾” ,浙江宁波的称”海艾” ,湖北蕲州的称”蕲艾” 在我国民间,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是传统的端午节,人们常摘艾、插艾和燃烧艾叶,祛病避邪 可治疗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 可将艾叶制成艾灸、艾枕艾袋和艾垫来进行治疗 艾灸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具有温阳培元,增强体制,防病保健之功。现代研究证实,艾灸法可以调节胃肠运动、血管舒缩、肾上腺等内分泌腺功能以及血液成分,增强机体的防御免疫功能。艾灸法对于没有明显疾病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可以起到保健延年作用 材料的制作方法 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为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选用野生向阳处5月份长成的艾叶,风干后在室内放置1年后使用,此称为陈年熟艾。 取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碾轧碎后过筛,去掉尖屑,取白纤丝再行碾轧成绒。也可取当年新艾叶充分晒干后,多碾轧几次,至其揉烂如棉即成艾绒。 3.间隔物的制作 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 蒜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 药瓶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碎碾轧成粉末后,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也需在中间刺出筛孔后应用。 (1)瘢痕灸 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 (2)无瘢痕灸 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麦粒大的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有灼痛时,医者可用镊子柄将艾炷熄灭,然后继续易位再灸,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1)隔姜灸 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图148。 (2)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症。 (3)隔盐灸 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图149。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