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地民间花会展演的启示.DOCVIP

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地民间花会展演的启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地民间花会展演的启示.DOC

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一三地民 间花会展演的启示 李彩萍 北京民俗博物馆 民间花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N容之一,是民众自发组织的一种民间娱乐 形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民间花会形成了各自鲜明的艺术特色,满足了人们 信仰心理、审美旨趣、娱乐身心和情感联络等多种需求,是当地民众的群体情感 和群体意志的重要载体,是乡村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构建和谐社 会、新农村建设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它对于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 促进经济繁荣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京津冀;民间花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Intangible Heritage Protec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nspiration from the Performance of Traditional Huahui Parade Li Caiping Beijing Folklore Museum; Abstract: Traditional Huahui Parade is an importan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is also a way of entertainment organized by local people. In its long history, numerous Huahui Parades developed their unique features. Tt met people’s needs of religions, aesthetic, entertainment and improving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It is crucial to form the folkloric cultural heritage. With the overall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and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t has positi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enriching peoples cultural life and promoting economic prosperity. Keyword: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raditional Huahui Parad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heritance; 2016年5月21日,首届京津冀地区民间花会展演活动在北京朝阳区隆重举行 (图1)。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24支民间花会为市民和游客们进行丫展演。 展演活动是“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11家成员单位的首次战 略合作[1],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推动三地公共文化建设协同发展(11 家成员单位为:北京朝阳区、东城区、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天津和平区文化旅游 局、河西区文化局、北辰区文化广播电视局、津南区文化体育局,河北省秦皇岛 市、廊坊市、沧州市、唐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此次京津冀民间花会展演 尚属首次。三地民间花会多数是由政府文化部门选送,大多是被列入国家级、市 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在当地民众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间花会。京津冀民间 花会队伍很多,据资料显示仅北京一地的民间花会就有200多支[2],大部分都 分布在城郊。每一档花会从会规、会礼,到乐器、唱词、动作等等都很复杂,篇 幅所限,不能一一细数,本文选取了此次展演的部分花会来进行阐述。 一、花会名称由来及历史演变 民间花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民众自发组织的一种民间娱乐 形式。花会最早源于香会。香会历史悠久,分为文会和武会(此次展演主要以武 会为主)。其中,武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甚至更早。汉代,杂戏、杂耍 被称为“百戏”,并获得全面发展;隋唐至宋元时期,表演技艺向精致化发展, 同时新的百戏出现;宋代,民间团体利用祭神聚会举办包括百戏在内的各种活动, 称为“社会” “社火”;明代,《宛署杂记》中载:“城东有古疝,祀东岳祌,规 模宏广,神像华丽。国朝岁时敕修,编冇庙户守之。三月二十八日,俗呼为(神) 降生之辰,设有国醮,费几百金。民间每年各随其地预集近邻为香会,月敛钱若 干,掌之会头……” “香会”一词正式出现。香会是指节令习俗中民间歌舞技艺 演出的整体,一般为祭神修缮的民间社团组织及其举办的活动,以娱神和娱人 为目的。清朝是香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民国后逐渐袞微。新中国成立后,香会武 会的信仰内容被废弃,人们取意“民间艺术之花”,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