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文3——企业振兴区与中国经济发展
企业振兴区和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Enterprise Zone and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for China
Dou Xiangsheng
窦祥胜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经济系、国际经济研究中心, 成都 610031)
摘要:建立企业振兴区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来鼓励投资者在区内进行创业和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说,企业振兴区不仅是引导和带动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它也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结构变迁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采取措施,加快企业振兴区发展步伐。
关键词:企业振兴区;企业;工业化;城市化;区域经济发展
Enterprise Zone and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for China
Dou Xiangsheng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Abstract: The aim of establishing enterprise zone is, by means of various good policies, to encourage entrepreneur to invest and develop in enterprise zone, and thereby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As far as nowadays China is concerned, enterprise zone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measures of promot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backward areas, but also one of important measures driving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steps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zone from the high plane of the strategy.
Keywords: Enterprise zone; Enterprise;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JEL classification: L16, L5, O11
1 引 言
企业振兴区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的英国。当时,英国的许多内陆城市出现了严重的萧条,工业衰退,失业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振兴萧条的内陆城市,成为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1978年6月26日,杰弗里·豪(Sir Geoffrey Howe)提出了一个消除英国内陆城市区衰退的新的激进的政策,即创建企业振兴区。按照他的设想,建立企业振兴区的目的是实现国家干预的最小化,通过消除官僚干预和沉重税负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创造或扩展商务,以便在萧条的内陆城区创造更多的工作和就业环境,最终促进那些仅仅依靠市场力量和传统的城市与区域政策工具不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正在衰退的内陆城市区域的物质财富和经济的再生[1]。
受英国的启发,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也实施了企业振兴区政策。最初将企业振兴区概念引入到美国的是巴特勒(Stuart Butler),他在《企业振兴区:消除内陆城市萧条》一书中对有关企业振兴区问题作了详细的讨论[2]。1980年第一个有关企业振兴区法案被提出,1982年主要以企业振兴区问题为内容立法的里根法案正式被提出,并得到了联邦议会的批准。此后这一法案又经多次修改而逐步得到完善。一些州也在联邦法案的基础上,建立了州企业振兴区法案。在联邦和州政府的共同努力下,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企业振兴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3]。在英国和美国的影响下,目前全世界已经建立了数百个各种类型的企业振兴区。
从一般意义上讲,企业振兴区一般位于城市区域内,其经济活动受到不同于区域外的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和鼓励,经济活动方式包括生产、出口加工、贸易、金融与信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