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M1上面层施工方案
SMA-13沥青混合料面层开工报告
一、项目概况
榆绥高速公路是榆商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起于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乡,通过牛家梁枢纽立交与榆神高速公路相接,途径榆林市榆阳区、横山县、绥德县,终点通过史家湾枢纽立交与青银高速公路相连接,LM1合同段由中铁十一局二公司承建。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其中,起点牛家梁至四十里铺段,路线长度为108.249公里,设计速度采用100公里/小时。
本次上面层试验段为4cm厚SMA-13细粒式沥青砼,粘层撒布及SMA-13上面层铺筑宽度为11.58m。混合料采用厂拌法拌和,采用两台摊铺机组合摊铺。
二、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时间:2012年6月25日
试验地点:K8+200~K8+500右侧,絮状、颗粒状木质纤维各施工150m。
三、试验目的
为了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及拌和、摊铺和压实设备的效率匹配方式和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施工组织的适应性,在全面展开铺筑沥青砼上面层前,按照规范规定的施工方法,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铺筑该段试验路段。试验段拟确定如下内容:
1.验证用于施工混合料生产配合比。
2.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3.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配备、组合方式以及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与运输车辆及摊铺能力的协调性。
4.验证沥青混合料拌合楼的实际生产能力,验证按生产配合比确定的材料的控制精度,操作工艺。
5.确定压路机的最优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碾压遍数及压实工艺。
6.确定合理的碾压长度,一般在40-60米。
7.确定标准施工方法及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人员与指挥方式。
8.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9.确定质量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和检验频率。
试验路段完成后按照正常施工检测频率的两倍以上进行检测。试验段检验合格后,及时写出总结报告,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作为实际施工的指导方案。
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规范、配合比设计,初步确定SMA-13沥青砼上面层施工的各项控制指标,汇总如下:
SMA-13(加絮状纤维)沥青砼目标配合比控制指标汇总表
序号 项目 控制指标 备注 1 目标配合比 (9.5-16)mm碎石: (4.75-9.5)mm碎石: (0-2.36)mm机制砂:矿粉:纤维:抗剥落剂=32:44::15:9:0.3:0.3 2 最佳油石比(%) 6.0 3 密度(g/cm3) 2.504 4 松铺系数 1.2 5 压实度(%) 98 6 出料温度(℃) 170-185 7 摊铺温度(℃) 不低于160 8 初压温度(℃) 不低于150 9 终压温度(℃) 不低于120
SMA-13(加颗粒状纤维)沥青砼目标配合比控制指标汇总表
序号 项目 控制指标 备注 1 目标配合比 (9.5-16)mm碎石: (4.75-9.5)mm碎石: (0-2.36)mm机制砂:矿粉:纤维:抗剥落剂=32:44::15:9:0.3:0.3 2 最佳油石比(%) 6.0 3 密度(g/cm3) 2.502 4 松铺系数 1.2 5 压实度(%) 98 6 出料温度(℃) 170-185 7 摊铺温度(℃) 不低于160 8 初压温度(℃) 不低于150 9 终压温度(℃) 不低于120
四、施工准备
⑴人员的准备
成立了以李年平为现场指挥的施工队伍,各个部门安排有专人具体负责。(见后附表:人员配备表)
⑵机械设备的准备
试验设备已经调试、标定完毕,运转正常,变压器已安装完毕,电路已通,拌和站已调试、标定完毕,运转正常,所有筑路机械设备已磨合完毕待用。(见后附表:机械设备配置表)
⑶试验检测设备的准备
路面检验仪器:
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 八轮仪 1辆 6m直尺 1根 水准仪 1台 数显式温度计 1个 钻芯机 1套 玻璃温度计 6根 b.试验仪器:
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 回流式沥青抽提仪 1台 标准筛 1套 低温延度仪 1台 烘 箱 2台 针入度仪 1台 稳定度测定仪 1台 软化点仪 1台 砂当量仪 1台 大马歇尔击实仪 1台 沥青拌合锅 1台 ⑷技术准备
①拌和站标定
所用拌和站在下面层施工前已经通过鉴定合格。
②经管理处、总监处、中心试验室、高驻办批准加絮状上面层目标配合比为:
11-18mm碎石:6-11mm碎石:3-6mm: 0-3mm机制砂:矿粉=39:33:4:14:10
最佳油石比:5.8%,木质纤维素含量:0.35%。
密度:2.487g/cm3
空隙率:3.5%
③拌和站的调试及生产配合比的设计:
根据目标配合比的矿料比例调整冷料仓进料速度,并对拌和站热料仓取样筛分后,调整热料仓比例为:
原材料 1#仓(0-3mm) 2#仓(3-6mm) 3#仓(6-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选择题100道.docx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研究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中的应用.docx VIP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pdf VIP
- 数学教案_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教学设计.docx
- GZ-2022062 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正式赛卷完整版包括附件-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docx
- 信息技术在乡村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二年级下册粤教版(主编:徐长发)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教师党课讲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最新.doc VIP
- (word精品)2022年甘肃省兰州市诊断考试(一诊)数学试题(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