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3、4月主要天气过程
吴瑞霞 毛卫星 李坤玉 杨琨 田伟红 张涛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Wurx@cma.gov.cn)
一、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罕见持续阴雨天气
(一)持续阴雨天气特征
2月14日至3月9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阴雨雪天气,局部地区出现了暴雨。降水量普遍有50~200毫米,其中安徽南部、浙江北部、江西中部和福建北部部分地区降水量超过200毫米(图1)。安徽、上海区域平均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次大值,降水量之多分别达20年一遇和30年一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日数一般有15~21天,区域平均降水日数为15.9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多值,仅次于1985年的17.0天,其中安徽降水日数为历史同
期最大值,浙江为次大值(图2)。另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平均最高气温普遍较常年偏低,安徽西南部、湖北东南部、湖南东北部、江西北部偏低2~4℃。
图1 全国降水量实况图 图2 全国降水日数分布图
(2009年2月14日至3月9日) (2009年2月14日至3月9日)
Fig.1 observation of rainfall in Fig.2 days of rainfall in China
China(from 14 Feb to 9 Mar 2009 ) (from 14 Feb to 9 Mar 2009)
(二)灾情
持续阴雨天气,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均带来了较大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安徽、湖南、湖北、浙江等省因持续雨雪天气及风雹、雷暴、低温冰冻、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造成67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24.0亿元。
(三)环流背景和形势
从2月14日至3月9日的500Hpa高度平均图上可以看出,此次连阴雨雪天气的环流背景主要有三个特点(图3):1)南支槽活跃,在90°E附近有明显的低槽,这使得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能持续向我国江南地区输送,为连阴雨雪天气提供了水汽条件;2)亚洲高纬呈西阻高东低涡的经向环流型,这使得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能不断沿西北气流下滑南侵,在遭遇活跃的暖湿气流时,冷暖共同作用产生雨雪;3)中纬环流平直,这使得南侵的冷空气难以整层横扫而只能从对流层低层不断渗透南下,从而形成与偏强的北上暖湿气流在江南附近对峙的形势,从而造成这一地区连续的阴雨雪天气,难以有长时间的西北气流控制下的晴日。在这种环流背景下,每一次较强的降水过程通常由南支槽上的波动东传配合每一次的北方南下冷空气形成。
图3:2月14日~3月9日 500hpa高度平均
Fig3 500hPa mean hgt. over Mar 14 to Apr 9,2009
二、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出现沙尘天气
2009年3月14至15日,内蒙古西部、甘肃中西部、宁夏北部、陕西中北部、山西部分地区、河北中部、北京和天津大部及山东北部和河南北部的局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宁夏北部出现了沙尘暴,甘肃民勤出现了能见度仅300米的强沙尘暴(图4)。这是今年以来第一次范围较大的沙尘天气过程。
图4 全国沙尘天气实况图(2009年3月14日至15日)
Fig.4 observation of sandstorm in China(from 14 to 15 Mar 2009)
从3月14日20时的环流形势分析,此次沙尘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西风槽前强烈发展的蒙古气旋(图5),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完整的蒙古气旋形成和发展,气旋南部等压线密集,地面风速大,不论是气旋南部的偏南大风还是气旋后部的偏北大风,都有利于沙尘天气的爆发,而500hpa在蒙古中西部等高线密集,显示高空西风带锋区较强,对流层中层风速较大,在700hpa有大于20米/秒的急流核存在,这对由地面气旋夹卷至高空的沙尘向下游较远距离的传播是有利的。
图5:3月14日20时500hpa高度和地面气压
Fig.5 500hPa Hgt. and surface Pressure On Mar. 14,2009 20:00
三、强对流天气袭击部分省市
3月20至24日,长江中下游及重庆等地发生大范围强对流天气,雨量一般为中到大雨,其中安徽中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图6)。据统计,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共有17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亿元。其中:湖北省恩施州发生冰雹灾害,受灾人口28.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613万元。重庆市万州、巫溪、云阳等区(县)遭受风雹灾害,3.0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900万元。安徽省宣城市、安庆市遭受风雹袭击, 25.75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54亿元。湖南省湘潭、长沙、岳阳等市有5个县(市)不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