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页岩气田发现的前世与未来-新能源.PDFVIP

涪陵页岩气田发现的前世与未来-新能源.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涪陵页岩气田发现的前世与未来-新能源

涪陵页岩气田发现的前世与未来 链接:/news/111190.html 来源: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 涪陵页岩气田发现的前世与未来 世界上页岩气资源的研究与勘探开发都始于美国,目前商业性开发也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2014年美国页岩气 3 年产量为3637亿m,大大超过了我国常规天然气的年产量。 我国最早关注页岩气的文章,据笔者所查文献资料是1982年《石油实验地质》第二期上,张义纲发表的《多种天然 气资源的勘探》一文。文中提到“页岩气赋存在有机质十分丰富(含量达4%以上)的暗色页岩中。 这种页岩的特点是层理发育,为富含有机质和富含矿物质的黏土互层,形成数毫米厚的纹层。所含的气体,一部分 是生物气,一部分是热成气,或由二者混合而成。它们保存在微小的粒间孔隙中或吸附在有机质和黏土矿物上”。该 文还介绍了美国三个泥盆系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情况,同时提出“在我国以往的勘探中,类似的页岩屡见不鲜,今后 应加强研究和勘探”。 此后,也有少量文章提到页岩气,但论述较少,直到2003年,张金川等对“页岩气及其成藏机理”进行了简要介绍 ,陈建渝等对“美国5个主要产气的页岩层密执安盆地的中-上泥盆统Antrim页岩、阿巴拉契亚盆地的Ohi o页岩、依利诺依斯盆地的NewAlbany页岩、FortWorth盆地的Barnett页岩和圣胡安盆地 的Lewis页岩”进行了对比介绍。 2007年,中国石油和美国新田公司签署了《威远地区页岩气联合研究》协议,利用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 在威远构造上钻探的老井资料,对威远构造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能否形成页岩气藏进行了 研究,这应该是中国页岩气发展史上一个重要事件。中国南方具有寒武系筇竹寺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两套分布面积大 、厚度大、有机质丰富的海相页岩层系,前人在烃源岩与页岩气评价方面做过大量研究,认为其是页岩气勘探最有利 的两套地层。 2009年在四川盆地威远构造钻探了我国第一口页岩气井———威201井,2010年经加砂压裂后测试获得页岩气每日 3 产出为1.08万m ,证实中国存在页岩气。2012年5月,位于四川盆地之外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桑柘坪向斜的彭页HF-1井,经12段大 3 型水力压裂获得2.5万m /d工业气流,在盆地外复杂构造区,实现页岩气勘探突破;同年12月位于四川盆地川东隔档式褶皱带焦石坝构造的J Y1-HF井在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3 试获20.3万m /d高产页岩气,发现了涪陵页岩气田,2015年探明 2 3 含气面积383.5km,提交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3806亿m 3 。 因此,中国的页岩气发展已经历从评价选区到商业开发的所有过程,在四川盆地涪陵、长宁、威远等地区取得商业 发现,并开始产能建设,但与美国页岩气革命带来的成功相比,中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之路依然漫长,总结涪陵页岩 气田勘探发现的经验及其对中国页岩气未来发展前景的启示,很有必要。 1区域地质背景 1.1构造特征 涪陵页岩气田位于四川盆地川东褶皱带,万县复向斜的南部与方斗山背斜带西侧的交汇区焦石坝构造,焦石坝构造 为一断背斜,四周都为断裂围限,主体构造平缓,埋深东北高、西南低,五峰组底部埋藏深度从2250m到5200m。 北东方向以大耳山断层及伴生的侏罗系断凹与方斗山背斜、齐岳山断裂(盆地边界断层)分割;南东方向以石门等 北东向断裂、三叠系断凹与齐岳山断裂相分隔;西南、西北分别以断层与盆地内侏罗系向斜接触。焦石坝及邻区发育 逆断层多达69条,北东向断层最为发育,其次为北北西-南南东和近南北向两组。 焦石坝断背斜北西、南东两翼断距>50m的断层有23条,均错断了寒武系—三叠系;断距<50m的其他断层与上述 断层伴生,走向各异,仅断开奥陶系顶部—志留系下部地层。焦石坝构造主体地表出露地层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石 涪陵页岩气田发现的前世与未来 链接:/news/111190.html 来源: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 炭系只保留黄龙组,缺失泥盆系,其他海相地层保存齐全。 焦石坝构造作为四川盆地一部分经历了早古生代克拉通坳陷、晚古生代克拉通裂陷、中新生代前陆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