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研究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四、危机学说 (一)危机的概念 危机crisis,是人体的平衡状态突然遭到破坏后的反应 (二)危机的原因及特征 1.危机的原因: 由重大的生活变化或生活事件而引起的,按照危机的起源 可以将危机的原因分为两类: ①发展性危机developmental crisis:是成长阶段所面临的困难或危机,一般是可预测的 ②情境性危机situational crisis: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 2.危机的特征 ①普遍性:生活危机一定有主观能感受到的诱发事件存在。 ②时限性:一般持续4-6周,然后解决或恶性循环。 ③循环性:具有恶生循环的特征,会引发一系列的危机事件。 ④综合性:出现身心综合性反应,如恐慌、颤抖、出汗。 (三)危机的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阶段 1.严重威胁内在平衡时,采取方法解决。焦虑、紧张。 2.不能成功解决危机,出现混乱,不平衡状态,焦虑增加。 3.当紧张焦虑增加时,动员内外资源,努力恢复自我平衡,各种角度考虑,可能会改变目标。 4.不能解决, 不能逃避,心理压力更高,焦虑增加,生活秩序破坏,身心障碍,个体的崩溃及瓦解。 (四)危机对人的影响 危机---危险,预示机会或转机。 处理得当:转危为安,更中成熟,适应能力更强。 处理不当:恶性循环,人格障碍,绝望,轻生。 危机对人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个人的应对及处理危机的能力及技巧、周围的影响因素、处理危机的资源等因素。 第三节 个体对压力的反应、适应及应对 一、压力反应的概念 压力反应stress response:个体对压力源所产生的一系列身心反应。 一、压力反应的概念 (一)生理反应: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内环境的平衡受影响 (二)心理反应:包括认知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 认知反应 情绪反应 行为反应 认知反应 1.认知反应cognitive reaction: 内稳态破坏---认知能力改变。 积极和消极两种: 积极:解决问题能力提高 消极:认知能力降低,表现为: ①感知混乱 ②判断失误 ③思维迟钝麻木 ④非现实性想象 ⑤行为失控 ⑥自我评价丧失:病态的自负、自信。 情绪反应 2.情绪反应emotional reaction: ①焦虑anxiety:期待、紧张、惊恐 ②恐惧fear:恐惧的压力源一般为真实的人或事。 ③抑郁depression:情绪低落、悲观失望 ④愤怒anger:冲动性、攻击性 ⑤敌意hostility:公开性或隐蔽性 ⑥自怜self-pity:对自身焦虑、愤怒两种成分,悲哀、叹息、抱怨。 行为反应 3.行为反应behavioral reaction: 改变环境,情绪调节,寻求支持 无目的性,隐退、回避,拖延,睡眠,饮食抽烟、喝酒,自杀。 二、压力的适应 (一)适应adaptation的概念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是区别有生命机体和无生命物质的一个特征 是机体维持内稳态、保证自己能应对压力源以及健康生存的基础。 (二)适应的层次 生理层次 心理层次 社会文化层次 技术层次 (二)适应的层次 1.生理层次physiological level: 刺激---内稳态,个体以代偿性的生理变化来应对的过程。 体温、血压、食欲、睡眠等。 (二)适应的层次 2.心理层次psychological level: 心理压力---调整态度去认识和处理情况。主要是应用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⑴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s的概念: 弗洛伊德提出,指人们在面对压力源时,采取自我保护的心理策略,以减轻焦虑、紧张和痛苦。 是无意识的、被动的。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 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 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实现,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 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 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 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⑵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及内容 (1)否定denial :拒绝 (2)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酸葡萄、难题效应 (3)转移replacement :情绪转移 (4)投射projection :归咎于他人 (5)认同identification :偶像 (6)退化regression:幼稚行为思想 (7)幻想fantasy :白日梦 ⑵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及内容 (8)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反向行为来掩盖真实意愿 (9)潜抑repression :潜意识 (10)抑制suppression:主动 (11)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