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西鲜湿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0523.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西鲜湿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征求意见稿)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鲜湿米粉及配制鲜湿米粉是指以大米、糙米为原料加工制作经熟制的食品。 其申证单元为2个:谷物粉类制成品(鲜湿米粉)、谷物粉类制成品(配制鲜湿米粉)。 鲜湿米粉是指以大米或糙米为原料,不添加其它辅料,按不同生产工艺加工制作经熟制的成型食品。 配制鲜湿米粉是指以大米、糙米等杂粮为原料,适当添加食用淀粉等辅料,按不同生产工艺加工制作经熟制的成型食品。原料中大米含量应不低于50%。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即其他粮食加工品(谷物粉类制成品),在副页上需注明申证单元为鲜湿米粉或配制鲜湿米粉,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104。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1、鲜湿米粉: 2、配制鲜湿米粉: (二)关键控制环节 (1)制浆;(2)熟制;(3)冷却;(3)包装。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微生物超标;2.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的选址 1、厂区不允许选择对食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周围不允许存在有毒废弃物以及粉尘、有毒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 生产车间外墙应与严重污染源相距100米以上。严重污染源是指可能产生病原性微生物污染或其他存在严重危害性污染物的场所,如省、市、县、乡镇、社区级别医院;化工厂、水泥厂、石材厂、石灰厂、冶炼厂、危险化学品等存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隐患的场所;省、市、县、乡镇级别的垃圾收集、存放、中转、处理等场所;屠宰场;火葬场;大型畜禽饲养场(超过100头以上的家畜,500只以上的家禽)等场所。 生产车间外墙应与中度污染源相距50米以上。中度污染源场所是指诊所;村落社区级别的垃圾收集、存放、中转、处理等场所;粪坑、化粪池、粪堆、旱厕等开放式污染源;畜禽饲养场(10头以上的家畜,50只以上的家禽)等场所。 生产车间外墙应与轻度污染源相距25米以上。轻度污染源场所是指经常使用农药的连片菜地、稻田等种植场所(绿化树林、花草等除外);污水坑塘;死水鱼塘。 2、厂区不允许选择在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车间外墙周围25米内不应有易发生虫害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车间外墙距离易起扬尘的主要交通道路25米以上(乡村道路15米以上)。 判定原则:实地核查中现场条件不满足第1、2条款时应判定为不符合项。 (二)厂区环境 1、厂区应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域划分明显,并有适当的分离或分隔措施,防止交叉污染。具有独立的厂区(独门独户),如车间门窗等开放区域与居民房等场所相连或相对时需要做好有效隔离;职工宿舍、食堂、职工娱乐设施等本厂生活区应与生产区保持适当距离或分隔。严禁在居民楼内设置生产场所,即楼内住人,楼内生产;生产区应与职工休息室、值班室相对隔离,做到严格有效的卫生防护隔离。 2、厂区内的道路应铺设混凝土、沥青、或者其他硬质材料;空地应采取必要措施,如铺设水泥、地砖或铺设草坪等方式,保持环境清洁,防止正常天气下扬尘和积水等现象的发生。 3、厂区绿化应与生产车间保持适当距离,植被应定期维护,以防止虫害的孳生。 4、厂区应有适当的排水系统,厂区内垃圾应密闭式存放,排污沟渠应为密闭式,厂区内不得散发出异味,不得有各种杂物堆放。 判定原则:实地核查中现场条件不满足第1条款时应判定为不符合项;不满足其他条款时应视严重程度判定为基本符合项或不符合项。 (三)厂房和车间 1、厂房和车间的内部设计和布局应满足米粉生产需求,避免米粉生产中发生交叉污染。 2、厂房和车间的设计应根据生产工艺合理布局,应根据米粉加工特点、生产工艺、生产特性以及生产过程对清洁程度的要求合理划分作业区,各功能区应采取有效分离或分隔,各工序应减少迂回往返,避免交叉污染。 3、厂房内设置的检验室应与生产区域分隔。 4、厂房的面积和空间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磨浆、熟制、冷却生产车间高度(地面到天花板)应不低于3.5米。生产车间(含泡米、磨浆、熟制、冷却、包装间)面积应不低于150平方米,且生产线与墙面、两条生产线之间相距不低于0.8米,应便于设备安置、清洁消毒及人员操作。 判定原则:实地核查中现场条件不满足第1、2、3、4条款时应判定为不符合项。 (四)建筑内部结构与材料 1、建筑内部结构应易于维护、清洁或消毒,应采用适当的耐用材料建造。 2、顶棚在结构设计上不利于虫害、鼠害孳生、冷凝水垂直滴下。应使用无毒、无味、防霉、不易脱落、与生产需求相适应、易于清洁的材料。 3、蒸汽、水、电等配件管路应避免设置于暴露食品的上方;如确需设置,应有能防止灰尘散落及水滴掉落的装置或措施。 4、墙面、隔断应使用应使用无毒、无味、防霉、不易脱落、与生产需求相适应、易于清洁的材料。墙面应光滑、不易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