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价值观相冲突
农村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价值观相冲突随着流动儿童成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伴生的另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在与父母长期分离的环境下,在农村老家的留守儿童如何进行社会化?他们在价值观和行为表现上与父母之间是否有冲突?笔者对两名有着不同家庭背景的河南留守儿童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质化访谈与田野追踪,运用民族志的手法展示了他们特殊的社会化经历,以及他们与远在城市的父母之间存在的价值观冲突。 个体社会化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一定的角色。米德认为,“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是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由于从小父母就出门在外,留守儿童不了解什么是父母赞许的行为模式和对他们的社会期望,他们只能转向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人(譬如抚养人、兄弟姐妹和其他扩展家庭的成员,或者家庭外的同辈群体、老师等),从对这些个体或者群体的观察和模仿中习得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同时,由于缺乏日常互动,外出的父母无法完整系统地将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传递给子女,也无法教化子女认同父母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随着留守儿童渐渐进入青春期,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行为处世方式已经基本形成,他们在父母缺失的状况下通过模仿学习农村社会中其他社会角色而内化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必然会与身居城市、接触城市文化与价值观的父母产生冲突。
“为了学习花多少钱也值”与“为上好学校花很多钱根本不值”
?本研究的两个留守儿童都来自河南A县。梁小雅(化名)出生在繁华的C镇,妈妈中等专科院校毕业,自小雅3岁起到上海打工,现任某酒店大堂经理,爸爸在乡政府上班,月平均家庭收入4000元,在C镇属于高收入家庭,有着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赵龙(化名)出生在L乡,父母都是小学毕业文化程度,自赵龙6岁起外出打工,目前在上海以承接建筑工地的散活为生,收入不稳定。梁小雅的妈妈基于自己在城市打工的经历,深深地感到学历和知识对于一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梁母中专毕业时,原本有机会去念大专,但是由于当时不愿承受读书的辛苦,便早早地开始工作了。时至今日,看到城里人因为念书而获得体面的工作和可观的收入,梁母十分后悔,对梁小雅学习严格要求,希望女儿不要像自己这样为生计奔波劳碌。梁母认为,“现在这个社会,有知识就是有钱”,“只要是为了学习上的事,花多少钱也值得”。2009年夏,中考成绩公布,梁小雅成绩中等,能被县一高、二高录取。经多方打听得知,如果交两万元的借读费,小雅也可以去信阳高中(市重点)念书。下面的访谈进行时,小雅正在为去哪所学校念书而犹豫不决。
研:“你到底想去哪个学校啊?”梁:“一高偏理,二高偏文。我想去二高,因为报二高可以免费,我可以用省下来的钱去北京旅游啊。”研:“为什么不去信高啊?”梁:“上信高得花钱。一年借读费一万八,还要交住宿费和学费,一年得个七八万呢。都够我吃一辈子热干面了。”研:“钱的事不是你这个小孩子操心的。你妈妈让你上哪个学校?”梁:“我妈当然让我去信高了啊,我不想去,那得花多少钱啊。”
梁小雅深受农村环境影响,虽然渴望去条件好的学校读书,但是听到高额的费用就退缩了,尤其是这个费用相比农村日常生活的开销来讲实在是太高了,因而对上信阳高中的价值持有怀疑态度。“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在哪里上学无所谓,关键是看自己,为了上好学校花很多钱根本不值得。”梁母出于“望女成凤”的急切心理,不断给梁小雅施压,9月份高中开学,小雅最终听从妈妈的安排去了信阳高中念书。但是小雅的接受并非基于相同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主观认同,而是在客观环境下的被迫接受。
“凭技术打工”与“上大学的理想”
?与梁小雅的母亲不同,赵家父母念完小学就没有继续读书了。在乡下时,种地不需要太多文化知识。去了上海后,两人在建筑工地的这份工作只要懂得砌砖之类的技术就能挣到钱。他们在上海打工的同行大多没有什么学历文凭,赚钱相对多的人都是掌握了一门技艺,如开车、理发或装潢等。赵家父母从自身的社会经验出发,认为文化知识并不是十分重要,懂得技术才是关键,“有技术的人到哪儿打工都能挣钱”。因此,两人对儿子的学业要求不高,基本上是采取放任态度,也不十分关注赵龙的考试成绩,认为让孩子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没有指望他一定拿多少名,考上重点学校”。虽然父母没有施加太大压力,但赵龙是一个努力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与班上其他留守儿童相比,赵龙对自己的状态比较满意,“我觉得每天过得比较充实吧,除了学习,我好像也没其他事情做了。班里其他人(留守儿童)也不学习,成天闹事。”可见,由于父母和周围人并没有对自己的学习寄予太高的期望,赵龙的心理负担不像梁小雅那样重。中考前,赵龙在访谈中也表示出他对自己的学业抱着随遇而安的态度。
研:“复习紧张吗?”赵:“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甲状腺路径.doc
-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考试必备采矿方法图.doc
- 大河北司法所“六五”普法规划.doc
- 美容院活动方案:国庆送豪.doc
- 隧道标准化工地.doc
- 支架技术交底书.doc
- 2.2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doc
- 高中有机化学-羧酸酯.ppt
- 第六章(二)——进度管理案例分析.doc
-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99暑期实见习.doc
- 师缘主题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偏好MOEA_D算法的气发动机多目标优化标定研究.pdf
- 师范技能课件比赛一等奖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生初中美术说课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技能课件图片素材库最新完整版本.pptx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 师范生技能大赛PPT课件语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扭矩的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策略研究.pdf
- 1.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教学设计)高二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师范文化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