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部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治疗部分.doc

治疗部分 大纲要求 (一)?治疗 1、?治疗总论 (1)?针灸治疗原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菀陈则除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义及应用举例。 (2)?针灸治疗作用。 (3)?处方选穴规律:近部选穴、远部选穴、对证对症选穴的概念及应用举例。 (4)?常用配穴方法:本经配穴法、表里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的概念及应用举例。 (5)?特定穴的应用:五输穴、募穴、俞穴、原穴、络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交会穴的概念及应用。 2、?治疗各论 (1)?内科病证 头痛、面痛、落枕、漏肩风、腰痛、痹证(附坐骨神经痛)、面瘫、痿证、中风、眩晕、痫证、不寐、郁证、心悸、感冒、咳嗽、哮喘、呕吐、胃痛、腹痛、泄泻、便秘、癃闭病证的治法、基本处方及方义分析。 头痛、面痛、落枕、漏肩风、腰痛、痹证(附坐骨神经痛)、面瘫、痿证的经络辩证。 (2)?妇儿科病证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绝经前后诸症、阴挺、带下病、遗尿病证的治法、基本处方及方义分析。 (3)?皮外伤科病证 瘾疹、蛇串疮、痄腮、乳痈和扭伤(附急性腰扭伤)病证的治法、基本处方及方义分析。 灯火灸法治疗痄腮的取穴与操作。 扭伤的经络辨证、基本处方、随证配穴。 (4)?五官科病证 目赤肿痛、耳鸣耳聋、鼻渊、牙痛、咽喉肿痛病证的治法、基本处方及方义分析。 (5)?急症 晕厥、虚脱、高热、抽搐的基本处方、方义分析及操作。 心绞痛、胆绞痛、胆道蛔虫症、肾绞痛的基本处方及操作。 难点重点 一、治疗总论 1.针灸治疗原则 实则泻之是实证采用泻法治疗。针刺治疗实证用泻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写法、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如在穴位上施行捻转、提插、开阖等泻法。可以起到祛除人体病邪的作用;应用偏泻性能的腧穴如十宣穴、水沟、素髎、丰隆、血海等,也可达到去邪的目的。 虚则补之就是虚证采用补法治疗。针刺治疗虚证用补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补法和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如在有关脏腑经脉的背俞穴、原穴施行补法,可改善脏腑功能,补益阴阳、气血等的不足;另外,应用偏补性能的腧穴如关元、气海、命门、肾俞等穴,也可起到补益正气的作用。 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的范畴,也就是说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为主。当气虚出现陷下证候时,应用温灸方法可较好地起到温补阳气、升提举陷的目的。如子宫脱垂灸百会、气海、关元等。 菀陈则除之,“菀”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陈”即“陈旧”,引申为时间长久。“菀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除”即“清除”,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等。就是对络脉瘀阻不通引起的病证,宜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如由于闪挫扭伤、丹毒等引起的肌肤红肿热痛、青紫肿胀,即可在局部络脉或瘀血部位施行三棱针点刺出血法,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如病情较重者,可点刺出血后加拔火罐,这样可以排出更多的恶血,促进病愈;又如腱鞘囊肿、小儿疳证的点刺放液治疗也属此类。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不盛不虚”是指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的病变,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在针刺时,多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 热则疾之 即指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如风热感冒者,当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浅刺疾出,即可达到清热解表的目的。若伴有咽喉肿痛者,可用三棱针在少商穴点刺出血,以加强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 寒则留之 即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因寒性凝滞而主收引,针刺时不易得气,故应留针候气;加艾灸更能助阳散寒,使阳气得复,寒邪乃散。如寒邪在表,留于经络者,艾灸法较为相宜;若寒邪在里,凝滞脏俯,则针刺应深而久留,或配合“烧山火”针刺手法,或加用艾灸,以温针法最为适宜。 急则治标 当标病处于紧急的情况下,首先要治疗标病,这是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权宜之法,目的在于抢救生命或延缓病人的急迫症状,为治疗本病创造有利条件。如不论任何原因引起的高热抽搐,应当首先针刺大椎、水沟、合谷、太冲等穴,以泻热、开窍、熄风止痉;任何原因引起的昏迷,都应先针刺水沟,醒脑开窍;当中风患者出现小便渚留时,应首先针刺中极、水道、秩边,急利小便,然后再根据疾病的发生原因从本论治。 缓则治本 在多数情况下,治疗疾病都要坚持“治病求本”的原则,即在治疗疾病时要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慢性病和急性病的恢复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虚者固其本,邪盛者去其邪;治其病因,症状可除;治其先病,后病可解。如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泄泻是其症状为标,肾

文档评论(0)

changjiali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