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蝮-中介蝮复合种在中国的分布及其种下分类(蛇亚目蝮亚科).PDFVIP

西伯利亚蝮-中介蝮复合种在中国的分布及其种下分类(蛇亚目蝮亚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伯利亚蝮-中介蝮复合种在中国的分布及其种下分类(蛇亚目蝮亚科)

动物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2016, 51(5): 777 ~ 798 西伯利亚蝮- 中介蝮复合种在中国的分布及其 种下分类(蛇亚目:蝮亚科) ①③ ② ① ① ① ② 史静耸 杨登为 张武元 齐 硕 李丕鹏 丁 利 ① 沈阳师范大学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 沈阳 110034;②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 610041 ; 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北京 100044 摘要:我国学者一度认为中国北方不同地区的 “中介蝮”(Gloydius intermedius)是一个单一物种,但 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不同的 “中介蝮”彼此的形态和生活习性都有明显差异。为了探究这种差 异的内在原因,本研究在中国境内进行了较大范围野外调查采样,并检视了相关标本,通过形态学和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并结合地理分布资料,对中国北方的体中段背鳞23 行的一些亚洲蝮属蛇类进行了 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地区的“中介蝮”彼此形态差异显著,具分类鉴别意义,达到亚种划 分标准,进而将这些蝮蛇与西伯利亚蝮不同亚种间的形态特征和模式产地信息进行了比对,发现这些 蝮蛇符合西伯利亚蝮(G. halys)种下几个亚种的鉴定标准:主产区位于东北及内蒙古东部者应为G. h. halys (西伯利亚蝮指名亚种);主产区位于华北地区者应为G. h. stejnegeri;主产区位于西北地区者应 为G. h. cognatus。分子研究结果揭示,我国西伯利亚蝮不同亚种在系统发育树中不构成单系群,且彼 此间线粒体基因遗传距离达到或高出该复合种中其他已知独立种间的距离。故建议将 G. h. stejnegeri 和G. h. cognatus 从西伯利亚蝮种下独立分出,称华北蝮(G. stejnegeri)和阿拉善蝮(G. cognatus)。单 倍型网络分析亦建议将G. h. caraganus 提升为种级。本研究亦证实了蛇岛蝮(G. shedaoensis)在辽东 半岛陆地山区的分布,从而恢复蛇岛蝮千山亚种(G. sh. qianshanensis )的有效性,主张在下一步工作 中对其进行新模指订和再描述工作。在上述结果基础上,对我国境内上述几种蝮蛇的地理分布资料进 行了系统地整理和补充。 关键词:西伯利亚蝮- 中介蝮;亚洲蝮;分类学;线粒体DNA ;系统发育;中国 中图分类号:Q9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0-3263 (2016 )05-777-22 Distribution and Infraspecies Taxonomy of Gloydius halys-Gloydius intermedius Complex in China (Serpentes: Crotalinae) ①③ ① ① ① ① ② SHI Jing-Song YANG Deng-Wei ZHANG Wu-Yuan QI Shuo LI Pi-Peng DING Li ①Institute of Herpetology ,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②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基金项目 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o. 2009044 ),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项目(No. 2013-ZX-Gloydius );  通讯作者,E-mail: lipipeng@ ,dingli@ ; 第一作者介绍 史静耸,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学,古脊椎动物及地层学;E-mail: shijingsong0827@ 。 收稿日期:2016-02-19,修回日期:2016-06-08 DOI: 10.13859/j.cjz.201605008 注:本文插图未经特殊署名者,均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