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矮建筑屋盖风雪流作用场地实测与数值模拟.DOC
低矮建筑屋盖风雪流作用场地实测与 值模拟
赵雷余志祥齐欣赵世春
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
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为了研宄风雪流对低矮建筑屋盖的作用,制作了 6组缩尺模型,在常遇雪天气 候下,开展了屋盖积雪特性场地实测与模化分析,考虑了典型的阶梯型屋面以 及平屋面、双坡屋面、女儿墙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典型低矮建筑屋盖积雪荷载 模化模型。研究表明:阶梯型屋面的积雪分布与已有的场地实测及风洞试验结果 相似;平屋而雪荷载沿来流方向呈倒U型分布,可模化为均匀分布,但随着风速 变化,积雪漂移使积雪形态可能向倒V型演化,建议考虑其线性非均匀分布对 结构的不利影响;风速较低时,双坡屋面的积雪漂移量较少,对迎风侧屋盖更不 利,国内外规范均侧重考虑了积雪漂移对背风侧的影响,建议考虑弱风条件下 积雪漂移对迎风侧的不利影响;女儿墙的存在使屋面积雪量有较大的增加,屋盖 前缘和后缘区域的漂移长度差舁较大。结合风洞试验与场地实测,考虑雪粒子与 风场的双向耦合、雪粒碰撞、黏结,探索性地对阶梯型M面的积雪分布进行了二 维数值模拟,论证了 DEM-CFD风雪流模拟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风雪流;低矮建筑;屋盖结构;场地实测;数值模拟;规范;
特别是近年来被广泛使用的大跨度建筑钢结构,因
其竖向刚度较弱、围护体系轻薄,对竖向荷载的非均匀分布较为敏感,加之风荷 载是其主控作用之一,因此,风雪流灾害影响往往更为突出moMajowieckiUl 也曾指出:风雪流产生的跃移及由此造成的建筑表面积雪的不均匀分布是大跨度 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目前,世界各国规范基本上均将风荷载与雪荷载视作两种无相互作用的外 部作用。屋面雪荷载常用基本雪压与一系列关联系数(如倾角系数、遮挡系数和 热力系数等)的乘积确定,且差异较大,尤其针对雪荷载非均匀分布影响,亦 主要按经验确定。而针对屋盖风荷载,既没考虑雪颗粒运动对风场的影响,也没 考虑建筑气动外形和质量因积雪分布产生改变,进而影响气动特性这一重要问 题。
针对风雪流,W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风洞试验、数值模拟及场地实测开展了 大量研宄。Tsuchiya等M对一阶梯形建筑缩尺模型进行了场地实测,模型高低 两阶屋面的长X宽X高分别为5.4 mX1.8 mX1.8 m和5. 4 mX4.5 mX0.9 m 安装于离地面0.5 m的位置,测试丫实测场地的温湿度、风速、风向以及低阶屋 面的积雪分布形态,并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宄了绕流对屋面积雪特性 的影响。Thiis[9]对一 7.5 mX2. 5 mX2. 5 m的长方体模型以及两个和邻5. 9 m, 边长为2. 5 m的立方体模型周边地面积雪模式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风速与风致积 雪漂移堆积情况的关系以及既存积雪对积雪沉积率的影响。0’ Rourke等[10-12] 采用解析方法计算Y屋面雪荷载、风速数据及地面积雪分布等参数,统计计算获 得N年重现期屋面最大雪荷载,并采用核桃壳粉粒模拟雪粒,在水槽中对屋面 积雪分布进行试验研宄,试验模型包括双坡屋面、平屋面和阶梯形屋面,分析了 迎风侧屋面吹雪质量输运率。Ccxxa等1^1介绍了基于历史气象数据及数学模型 估计屋面N年重现期雪荷载的方法。Tomi naga等Ull基于两相流理论提出了改 进吹雪沉积与侵蚀的计算方法,并对立方体建筑周边积雪进行数值模拟,得到 与实测及风洞试验数据符合较好的结果。孙晓颖等基于多相流模型,对几种 典型大跨度屋盖的风雪流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王卫华等采用石英砂模拟雪 粒子,在边界层风洞中对典型阶梯形屋面及双坡屋面进行了积雪特性的试验研 究。
鉴于风雪流作用的复杂性,场地实测已成为最直接、有效、可靠的研宄方法。但 既有的实测数据多针对风雪流输运特性以及建筑物周边积雪,而针对建筑屋面 积雪的实测研宄和对较少。故此,本文旨在采用场地实测的方式,兼顾考虑风雪 流研宄中典型的阶梯型屋面以及工程中常用的平屋面、双坡屋面、女儿墙等影响 因素,对常遇雪天下的屋面积雪进行研究。同吋,基于实测结果,与多国规范进 行比较,分析两者差异,提出可供设计参考的建议。最后,基于DEM (Discrete Element Method)与 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考虑雪粒子的碰 撩、黏结及其与风场的双向耦合,探索性地对阶梯型屋面积雪分布幵展了二维数 值模拟,结合风洞试验与实测数据论证了其有效性。
1模型设计与实测
实测场地位于黑龙江省泰康县体育场(见阁1),该处地形幵阔、平坦,适合进 行场地实测,同时按GB50009—2012规定,易判断其属于B类场地。因仅做机理 性研究,故模型并无特定缩尺对象,釆用胶合板、方木、合页及钢排钉,共制作 了方便搬运、拆装的建筑模型共6组,其中典型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