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冷水机组设计
储云霄 热能070221
设计任务:中央空调用制冷量为50kW的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制冷剂R410a
⑴工况确定
根据表4-7和表4-11等确定:
冷媒水进口温度℃,出口温度℃,蒸发温度℃;
冷却水进口温度℃,出口温度℃,冷凝温度℃;
吸气温度7℃(采用热力膨胀阀时,蒸发器出口气体过热度3~5℃),过冷度5℃(单级压缩系统中,节流前液体的过冷是在冷凝器中实现的,一般取过冷度为5℃)。
⑵热力计算
制冷循环热力状态参数见表1,热力性能指标计算见表2。
表1 制冷循环的lgp-h图及热力状态参数
状态点 符号 单位 参数值 0 t0 ℃ 2 p0 8.5 h0 kJ/kg 421.79 1 t1 ℃ 7 v1 0.03178 h1 kJ/kg 427.13 2s t2s ℃ 61.6 h2s kJ/kg 456.6 2 t2 ℃ 66.4 p2 24.19 h2 kJ/kg 462.7 4 t4 ℃ 35 h4 kJ/kg 257.11
表2 热力性能指标计算
项目 计算公式 单位 计算值 备注 单位质量制冷量 kJ/kg 170.02 单位体积制冷量 5350 单位指示功 kJ/kg 35.57 单位冷凝热 kJ/kg 205.6 制冷剂质量流量 Kg/s 0.29 压缩机理论排气量 0.0123 取 制冷系数 4.78 卡诺循环制冷系数 7.25 热力完善度 0.66 压缩机输入电功率 kW 13.33 取
冷凝器负荷 kW 59.6 能效比 3.75
⑶压缩机选择
在实际工况所需冷负荷已知的情况下,螺杆压缩机理论输气量为。据此选择开利涡普单螺杆压缩机,型号×××,该压缩机理论排气量为。
此压缩机在实际工况下的制冷剂流量为:,实际工况下的制冷量为×××kW.。相对误差为:×××。因此,此压缩机选择满足要求。
⑷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蒸发器机构的初步规划
本系统采用干式管壳蒸发器,结构初步规划如图1所示。传热管选取?12×1mm铜管,管束按正三角形排列,管距取16mm,壳体内径,流程数N=4,总管数Z=116,则每一流程平均管数Zm=29,管长L=1960mm,折流板数Nb=19,折流板间距S1=130mm, S2=85mm,管板厚,折流板厚,折流板上缺口高H1=64mm,折流板下缺口高H2=59mm,上缺口内含管数,下缺口内含管数,壳体直径附近含管数。
蒸发器外侧总面积:
有效传热面积:
计算管外水的换热系数
用下标f表示管外冷水的参数,首先计算平均水流速度u1。
折流板平均间距S为:
横向流通面积:
横向流速为:
折流板上下缺口面积为;
其中,Kb为折流板缺口面积系数,按表2选取。
表2 折流板缺口面积折合系数Kb
H/Di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Kb 0.0739 0.112 0.154 0.198 0.245 0.293 0.343 上下缺口面积平均值:
纵向流速为:
横向截面上流速uc与折流板缺口处的纵向流速ub的几何平均值u1为:
冷冻水平均温度: ℃
查表得,该温度下水的物性参数:
;;;,在定性温度下雷诺数为:,则管外冷媒水侧表面传热系数为:
计算管内沸腾表面传热系数
用下标w表示管内制冷剂系数。假设按内侧传热表面Ai计算的热流密度q4000W/m2(该假设将在后面检验),则管内沸腾传热系数:
其中,是与制冷剂性质及蒸发温度有关的系数,见表3。
表3 系数值
t0/℃ R22 R142 R410a -30 1.64 1.00 1.32 -10 2.02 1.26 1.64 +10 2.54 1.55 2.05
查得,=0.0189
因为
则:
由q确定。
计算阻力及传热温差
制冷剂饱和蒸汽流速为:
饱和蒸汽雷诺数为:
摩擦阻力系数为:
制冷剂饱和蒸汽沿程阻力为:
两相流动制冷剂沿程阻力:
式中,为两相流动时的阻力换算系数,与制冷剂种类和质量流速有关,对R410a可按表4查取。
表4 两相流动R410a值
40 60 80 100 150 200 300 400 0.53 0.587 0.632 0.67 0.75 0.82 0.98 1.2
已知℃时,,查表=0.721 则:
实验表明,沿程阻力为总阻力的20%~50%,总阻力可写为:=(2~5),本设计中,总阻力
对数平均温差:℃
计算热流密度及传热系数
=
=
按内侧表面计算的热流密度与按外侧表面计算的热流密度关系为:
用试凑法解方程得5358 4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1 Fun numbers and letters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一起)(2024)英语二年级上册.docx VIP
- 印刷成本核算方式.docx VIP
- 森林防火教学课件.ppt VIP
- 二级保密资格档案目录(24盒)优质材料.doc VIP
- 2025水利工程五大员专业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图书馆业务知识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pptx VIP
-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学习宣贯ppt课件.pptx VIP
- 游消费者行为学(第二版)孙九霞全套PPT课件.pptx
- 东芝 e-STUDIO 2000AC 2500AC 彩色复印机维修手册(拆卸安装篇).pdf VIP
文档评论(0)